浙江在线04月09日讯 4月3日上午,上虞市人民法院章镇法庭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庭审,除了法官、书记员、原被告外,法庭上还有一位手语老师。这场“无言的官司”在“翻译”的帮助下,终于顺利开庭。此前,法官已多次用纸笔劝说,还连发3封《法官寄语》,可谓动足了脑筋。
娘家嵊州的阿娟(化名)和上虞汤浦镇的阿伟(化名)都在聋哑学校读过书。后来经朋友介绍相识相知并结成连理,育有一个10多岁的身体正常又懂事的儿子。原本夫妻俩在离家几十里的一家福利厂上班,可近年来,夫妻俩却常为一些生活琐事发生摩檫,有时甚至还动手。去年12月的一天,在一次激烈的争执后,阿娟离家出走。今年2月中旬,阿娟向法庭提出离婚申请。
法官徐海鹏接手这起案件没多久,就收到了这对聋哑夫妻儿子的求助信。这个才上小学的孩子希望得到法官的帮助,千万别让妈妈离开这个家。
对于这起特殊的案件,如何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成为办案法官棘手的难题。法官了解到夫妻俩都上过学,能识别一些常用的汉字。“原本一起案件只需几分钟就能立案,那天却用了一个下午,用了厚厚一叠纸了解情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无法用语言交流,与当事人的沟通只能用手写的方式一问一答。
为了这起案件,办案法官多次赴阿伟家中,还发动村干部、亲戚朋友等共同帮忙调解。在办案法官一笔一画的劝说下,阿伟不但主动承认了错误,还多次写信给阿娟请求原谅,还向法官写下了保证书,表达自己的诚意。在劝说阿伟的同时,办案法官还及时与阿娟保持联系,连写了3封《法官寄语》,希望阿娟能给丈夫一个重新悔过的机会。
“我只会几个简单的手语动作,庭上‘翻译’不了夫妻俩的真实意思。”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官向法院申请支援。4月3日庭审这天,法院从上虞市残联请来了手语老师郑宁,让她帮助翻译。
有了手语老师的帮助,法官与夫妻俩的沟通方便了很多。庭审前,手语老师与夫妻双方分别进行沟通。法官希望阿娟能让孩子拥有一个完整的家。
庭审开始,手语老师面对审判席坐在原被告席中间的位子,这样她就能及时翻译原被告、审判员三方的意思。
卡壳的情况在审理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只上过聋哑学校四年级的阿娟有时候需要郑宁老师重复好几遍,有时甚至需要丈夫替她打手势表达。而由于一些法律术语在生活中并不常用,让双方当事人明白还颇有些难度。
当天的庭审持续了一个半小时,由于阿娟仍坚持离婚,双方分歧较大。法官随即宣布休庭,将择日对此案作进一步调解。尽管是场“无言的结局”,但双方当事人对法院请来手语老师的做法,用手语表达了感激。
- 疑心儿子不是亲生老公起诉离婚 亲子鉴定证明清白
- 首个国际幸福日 金华去年4500多对夫妻离婚
- 儿子执意离婚劝不动 老妈生气跳车来解决
- 妻子要重新去找"心跳的感觉" 镇海一对夫妇分道扬镳
- 杭州离婚率连续7年递增 试水婚前教育四成人不买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