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1日讯 一条宽阔的村道笔直延伸到尽头,两旁嫩绿的树枝随风摇曳,农家别墅错落有致,整个村子散发着一股清新与朝气。4月9日,我们走进杭州萧山区新塘街道新丰村,眼前的场景让人大为惊讶。两年前,这里还只是一条羊肠小道,农家别墅十分鲜见,生活垃圾却是随处可见,整个村子处在一片灰色调中,不像如今春风拂面满眼绿。
沿着村道往里走,我们来到了村企业集中区。在这里,“驻扎”着各式的企业,规模大小不一,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点——一派忙碌的景象。
当我们走进村民徐林的家时,他正在忙着打理自家的塑料吹膜机。他告诉我们,自己原来在附近的乡镇企业上班,农网改造升级后,听说村里拉进了1条工业专线,三相电接进了家里,他琢磨着机会来了,就在家开了一个生产塑料薄膜的小厂,当年就赚了10万。眼瞅着供电容量足,电压也稳,原先的担心没了,创业的胆子大了,今年,徐林又新购了3台吹膜机,现在一年的产值可是超过了300万。
“以往总是担心用电这块‘掉链子’,大一点的单子都不敢接,现在好了,电压稳得很,就算到了夏天,4台200多千瓦的机床一起开,我也不担心,生意也越发红火。”徐林深有感触地说,“农网改造升级,让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村子可也越来越富了。”
像徐林这样的例子,该村还有很多。“徐林的厂子已经是10千伏霞飞线上第32家企业。”新丰村党支部书记侯潮平介绍说,新丰村地处城乡结合部,由原来的十间楼村与西河沈村合并而成,由于底子薄,经济欠发达,街道里排名常常垫底。那时候,一听说要开会,村里的干部谁都不愿去。为了改变这一面貌,村里开始发展村级经济。前年,村里好不容易招商引资了1家包装加工企业,临开工才发现电不够用。正一筹莫展的时候,新丰村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启动了。听说村里招商引资的计划后,萧山供电公司当即制定线路新建方案,半个月内就从临近的110千伏霞江变电站“挤”出一个10千伏间隔,将10千伏霞飞线架进村,布设总容量1890千伏安的工业专变6台,在业扩报装上开通一站式“绿色通道”,不仅满足了村级企业的生产用电,还解决了企业“与民争电”的问题。
供电“梧桐树”一栽,“金凤凰”争相飞来,32家企业先后落户新丰村,形成了辐射周边县区的羽绒、家纺、机械制造等产业基地。两年内,该村工农业产值从100万元骤增至如今的2.3亿元,村级可用资金从最初的33万余元增加到2012年底的近200万元。侯潮平介绍说,农网改造升级前,村里月平均用电量为4万千瓦时,村民人均年收入5000元。改造升级后,月平均电量猛增至40万千瓦时,人均年收入提高至18000多元,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新丰村先后被命名为萧山区文明村和示范村,他本人还入围了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
“真要是评上‘金牛奖’,我要把奖牌送给供电公司。”侯潮平动情地说。
“在萧山的农村中,‘新丰村式’的蜕变十分普遍,农网改造升级让老百姓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萧山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中心负责人陈小飞说道。
数据显示,随着农网改造升级的步步深入,萧山农村全境彻底消除了低电压,供电可靠率和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80%和99.92%,农村用电量提升了7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76%,2012年还“跑赢”了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