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孩子“负载”过大离家出走,家长痛在心里
浙江在线04月12日讯 近日,两个13岁孩子离家出走的事件引起关注,如今小女孩丁丁已经回家了。出走的那几天中,她是怎么想的,她离家出走回来后,父母又是与她如何沟通的?对于这些问题丁丁妈妈出于对孩子的保护,不愿向记者透露,也不希望媒体再做详细报道。而昨天小男孩洪洪也已经回去上学。但有关“离家出走的孩子”的话题许多市民依旧在热议,微博、论坛上许多家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离家出走,应该严格管教,好好教训一番,让孩子记住教训,毕竟这样极端、过激行为的孩子是少数,不利于将来在社会中生存。而有些家长则认为,也并非完全是孩子的错,家长也应寻找自身的问题。与此同时,对于丁丁家长对情况的“封锁”,有些家长觉得这是对孩子做错事的袒护,如此“保护”对孩子并非有利……在当前,青少年离家出走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一现象是摆在社会、学校和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
离家时间越久,孩子越担心父母责怪
“其实,那几天我一直想念爸爸妈妈,好想回家。”洪洪说。可离家时间越久,他越担心父母责怪,所以只好忍住了回家的念想。这三天中,他过得异常艰苦,因为出门时他身上只有9元钱。
孩子说,6日晚6点多他从家里出来后,来到府山公园,饿了就吃点带来的萨琪玛,然后露宿在公园的凉亭里。夜晚的府山公园又冷又黑,让人害怕。他睡不踏实,醒来就在石凳上坐会,困了就再躺下。次日早上他早早醒来,就到公园外面的早餐店花一块钱买个白馒头充饥。随后,他慢慢步行到以前住过的快阁苑小区,在这个小区里游逛了一天,中餐是一个7毛钱的白馒头,渴了就去公共厕所里喝点自来水。当晚他再次来到府山公园,依然露宿在公园凉亭里,晚饭也是一个馒头。
连续3个晚上,洪洪都露宿在府山公园凉亭里,白天则在府山公园与快阁苑之间来回。不同的是,后两天他都省去了早饭,午饭与晚饭都是一个馒头。4月9日上午,孩子身上本该还有两三块钱,不料弄丢了。当天中午,他已经非常想回家了,从府山公园往城市广场走时,路上一位看过寻人启事的好心阿姨认出了他,催促他快点回家。可知道自己做错了事的孩子还是继续犹豫,在城市广场徘徊到了天黑。晚上7点,他终于下定决心去劳动路妈妈上班的小饭店找妈妈。随后,在劳动路人文书店附近,一位亲戚看到了他,遂立即通知他父母。十几分钟后,孩子父母骑电动车飞奔而来……
第一次出走后究竟该怎样处理?
对于如何更好地教育离家出走的孩子,专家认为,家长的教育方式很重要,要多沟通,尤其是对第一次出走的孩子更要关注。
昨天,心理咨询师陈芳老师向记者播放了一段她曾经接诊的一位孩子离家出走家长的录音。“孩子出走后,家长表现出生气着急的心理,或者对孩子指责埋怨,这些都是最常见的行为,但这是很不恰当的。”陈芳提到,“父母的恰当做法是,尽量让家里保持一种自然而温馨的气氛,先让孩子一颗纷乱的心安定下来,再慢慢地讲清道理,让孩子从‘出走’的失误中懂得人生。”
陈芳老师认为,孩子离家出走后回归家庭,应该成为新生活的起点。首先,父母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应当与平常一样关心,对孩子的合理需求给予满足。其次,事件发生后,家长需要对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进行总结,然后解决矛盾。比如像商报报道的两个13岁孩子是因为感觉到学业繁重、家庭作业过多、家长不理解而离家出走的,建议家长可以与老师进行沟通,适当针对性地减少孩子的家庭作业,让孩子感觉家长是理解他们的,愿意帮助他们。其次,可以商定一些“家庭规则”,比如家长一周给孩子安排多长时间的自由活动,而孩子必须在什么时候完成家庭作业等等,但前提是“规则”是全家人民主协商制定的,充分尊重孩子。
同时,对于孩子离家出走,家长也无需谈虎色变,因为13岁的孩子正处于情绪敏感期,心情起伏较大,当心情压抑时,离家出走是孩子的一种宣泄方式。如今,女孩丁丁的出走已经为许多热心人士所关注,家长也无需“害怕”,因为大家都是抱着关心的心态在看待这件事。若处理得当,让丁丁坦然面对自己出走的行为,客观地听取大家的意见以及对她这种行为的看法,反而可以让她真正认识到“出走”是一种错误的解决问题方式。告诉孩子她的出走给家庭、学校、关心他的人带来的巨大影响,从而重新树立正确的家庭、社会责任感。
家长如何提前介入,避免孩子离家出走?
凌女士的女儿上二年级了,每天下午,她都会收到老师发来的作业短信,短信中写了各科的作业内容,还有当天上课孩子被表扬和批评的情况。一般语数外三门功课都有家庭作业,除了书面的作业,有时还有网上的作业。“我们下班回家,烧晚饭吃晚饭,最快也要晚上7点才能开始和孩子一起做作业,做得快一点,孩子9点半可以上床睡觉;做得慢一些,孩子的睡觉时间就会拖到10点以后,现在孩子读书压力真是很大,就连小学生也有这么多作业,哪还有时间玩啊?”
现在很多家长也觉得孩子的学习压力很大,即使是小学生也很难有“自由”。采访中,不少家长担心孩子突然有一天会爆发,甚至会选择极端的方式来逃避。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如何提前介入,来调整孩子的心理呢?
陈芳老师给家长们提了一些建议,现在的孩子自尊心都很强,家长平时在生活中要学会与孩子做朋友,不要用命令的口气教导孩子,要与孩子“平等对话”。尤其是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应正确教育,千万不要动不动就骂孩子、打孩子,因为不良的语言只能使孩子产生厌恶、恐惧及愤怒,导致不良的后果。
当发现孩子有“出走念头”时,家长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减压”工作,坦诚地面对现实,与孩子交谈,让孩子把对家长的不满通通说出来。在经过冷静思考后,家长也要学会向孩子道歉,承认自己的缺点错误,并向孩子表示歉意。有了交心的基础以后,进一步与孩子沟通,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解决实际问题。
- 孩子“负载”过大离家出走,家长痛在心里
- 低碳科技馆青少年科技课程班招生 教你变废为宝
- 浙报与团省委联合开展青少年交通文明教育实践活动
- 两个00后“少年”偷尝禁果 13岁就当上了父母
- 老婆离家出走 老公谎报“绑架”让警察找人被处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