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5日讯 财政资金不仅取之于民,更要有效地用之于民。然而,从每年各地人代会审议的财政预算来看,部门编制的一大堆数据经常让人大代表直呼“看不懂”,更不知道会达到怎样的绩效。针对此,温州市近日出台《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打造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让每一分钱都花出效益。
深一度
部门预算要怎么报?
支出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不仅要报钱花在哪,还要报预期达到的绩效目标。不按规定报送的,财政部门不予预算安排。
预算单位一年要花多少钱?花在什么地方?花得有没有效率?每年,政府相关部门都要编制预算,但往往只有大方向,不知具体怎么花,经常会出现年初申报预算多、年末突击花钱的现象。预算绩效管理后,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也就是说,花尽量少的钱、办尽量多的实事。
市财政局绩效管理处处长杨友义表示,今年开始对2013年市级部门预算编制实施全程绩效管理,要求各部门在申报预算时,一定金额以上预算项目要同时申报预期绩效目标,部门预算支出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全部纳入管理。不按规定报送预期绩效目标的,财政部门不予预算安排。
“每花哪怕一分钱,你都得说出具体的理由,以及带来的好处。这就有效防止了‘立项拍脑袋’、‘海报项目’、‘盲目请款’等问题,可以使资金用得更有效益、更加透明。”杨友义举例说,比如一项“粮食安全体系建设资金”申报预算300万元,就必须清楚地列出具体支出项目:放心粮油店几家、应急粮食供应点几家、粮情监测点几个、应急粮食运输企业几个、重点粮油骨干企业奖励多少、粮食基地调入粮食每吨补助多少等等,让每项资金都花得明明白白。
预算的钱要怎么花?
当项目执行无故停滞或与预期绩效偏离,将督促预算执行单位纠正。财政资金项目执行低效或无效的,一定期限内将不予财政资金补助。
财政预算编制好了,这么一大笔钱该怎么用好呢?这就涉及到预算执行上,“不能拿买酱油的钱去买醋”。
根据实施意见,对绩效运行要严格跟踪监控,当项目执行无故停滞或与预期绩效发生偏离,财政部门应督促预算执行单位及时纠正,对明确无法实现预期绩效目标的,项目要停止执行,预算指标要予以收回。比如,“粮食安全体系建设资金”提出要建放心粮油店160家,但在实际跟踪监控中发现只建了150家,那么财政部门就会督促粮食部门补建10家,不然多出的预算部分就要收回。
假如钱不花在预期上,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实施意见》规定,对部门预算项目、财政专项资金、政府投资项目都要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当年决算审查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对长期无绩效的经常性项目要予以取消。取得财政资金项目执行低效或无效的,应列入黑名单,视情给予一定期限不予财政资金补助的处理。这就相当于只有今年“用好钱”,明年才能“要来钱”。
编制、执行、监督,把好预算管理的这“三道关”,无论是民生支出,还是“三公”消费,每笔经费都将会花得清晰明了。同时,自今年起,预算绩效管理纳入市政府对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12月份,市财政局对各部门年度财政支出绩效进行一次综合考评。
据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很好地将财政监督的关口前移,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预警作用和纠偏功能,与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形成多维立体的监督体系,为财政管理构筑多重“防火墙”。
去年12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来温期间曾赞扬道:温州及时地推出了一系列财政改革,政府预算编制逐步向完整、透明、规范方向发展,成效颇为显著。我们财政预算的发展,要和民众相关,就必须使民众的意愿更充分地、更顺畅、更便捷地表达出来,和预算编制形成优化互动的有效机制。温州接下来的公共财政预算改革,就是怎么样让透明度提高,让民众知情,透明知情是很好的开端,引发民众监督权的发挥,一定可以促进民主法制。
当事人
问:公共财政预算改革有哪些内容?
据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共财政预算改革包括部门预算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部门预算制度改革将市级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并同步编制经费自理单位收支预算。试行部门预算分项审查机制,将45个市级部门2013年预算草案报市人代会审查,其中6个重点部门被列为分项审查试点。据不完全统计,45个部门共调整项目715个,调增项目经费5280万元,调减项目经费6851万元,部门预算进一步合理规范。同时,建立预算听证制度。严格控制预算追加,除突发性重大事项外,实行定期集中办理预算追加,超过规定时限原则上不再办理预算追加。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方面,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直接支付范围,探索将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并开展动态监控试点。
问:公共财政预算改革进展如何?
据市财政局绩效管理处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温州市在公共财政预算改革方面大胆探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共财政预算改革的实施意见》、《温州市市级部门预算审查监督办法》等文件。近些年来,温州围绕“财政”两字,先后推行了“收支两条线”改革、公务卡制度改革、“三公”经费制度改革等多项改革。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