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红星剧院,上海越剧院连续八场经典越剧演出正在那里进行。记者看到了越剧演出难得一见的票房排队,领略了中老年粉丝如90后那样在演出结束后涌向舞台的疯狂景象。记者分别采访了剧院领导、演出引进商以及数位观众,想要探寻杭州越剧市场为何会如此火爆?令人吃惊的是,几位业内人士居然都不约而同地给出了让人诧异的看法。在他们看来,表面繁荣的越剧市场,暗藏着很多隐忧,而且即将浮出水面。
“这几年越剧演出依旧是一年比一年难做,越剧市场的真正拐点应该快来了吧。构建、修复一个完善的演出生态环境,远比几场火爆的演出更为迫切。”红星文化大厦总经理程俊说道。
观察
八场戏以全明星版《红楼梦》开场,是为了打响头炮?错。
算倒账,名角名团也要省成本
傍晚,“红星戏剧大舞台”的顾问许霈霖匆匆吃完晚饭,跑到红星剧院一楼大堂来回转悠。
大厅左侧,一位着装入时的年轻女士走出电梯间,对着手机小有抱怨地说着:“票好紧,黄牛那里根本没票,只好原价买了……”
没有赞助包场,没有团购对折,4月5日开始的上越八场经典越剧,票房纯走散客,赚了70万元!
许霈霖把观察票房前排起的长龙,以及门口黄牛忙碌找票的景象当成了一种享受。
这次系列演出的票价贵不贵呢?最低门槛60元,最好的座位380元。许霈霖笑着说,他被同行骂了好几天,说上越这个档次的团队,三位“梅花奖”名角搭台唱《红楼梦》,只卖这个价,简直是扰乱市场。
许霈霖说他可不后悔:“你票上印880元,结果没人买还是送出去的。我只印380元,却是实打实卖到戏迷手里的。我不想干自欺欺人的事情。”
近期,有关演出市场降票价的呼声很高。有别于其他演出先核算成本和预估销售量,再确定票价的传统做法,红星剧院的这次演出,第一次使用了“倒算法”,也就是先确定老年越剧观众所能认可的票价,然后再计算各项成本所能承受的底线。
众多戏迷一直认为,八场戏以全明星版《红楼梦》开场,是为了打响头炮。许霈霖却说,事实并不是那样,主要是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红楼梦》演职员最多,所以放在头天演,演完后一部分人可以先撤。之后的排序也是按演出人员由多到少这么排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节省剧团的住宿费用。”
即便是上越一团团长、越剧大师袁雪芬的高足方亚芬,在演完头场《红楼梦》后也是当晚赶回上海,隔几天再来杭州,演后面的几出戏。
而在出票和剧院场控方面,演出方和剧场却加大了投入。整个系列的演出只发放了极为少量的打折工作票给杭州戏曲院校的学生和演员组织进行艺术观摩,而且在每张票上都做了优惠记号。有一天,许霈霖从黄牛手中发现两张记号票,马上致电院领导,对方十分重视,在当晚凌晨两点回电,告知调查结果。此后,为防止工作票再度流入黄牛之手,所有拿到工作票进场的学生,必须在返校后交还票根。
观察
很好的文化扶持政策,有没有被念歪?
如人饮水,戏剧市场冷暖自知
记者在剧院大厅碰到了殷荣琴老太太,高龄71岁,衣着朴素。殷老太太从北京赶来,退休前是儿科医生。此次从北京赶来杭州听戏所耗不菲:300多元一天的宾馆要住8晚,高铁票打来回单趟票价就是629元,8场戏她全买380元的一等票。不算餐饮花销,花费在7000元左右。“我家里有好多越剧的碟片,不过看过现场表演以后才知道,那种名角唱腔带来的现场享受,跟在家里看碟真的是天差地远。”殷老太太说道。
舟山的中年戏迷许剑,因为工作的缘故,只在8场戏中挑了5场戏看,每晚看完戏驱车回舟山,凌晨才能到家,第二天接着上班,单次来回的油费路费在700元左右,加上票钱,也投入了5000元左右。
可是,像两位这样如此痴迷、舍得投入的戏迷,在庞大的、有蹭戏习惯的戏迷群体中,就像金字塔的塔尖,终归是小众。剧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曾经碰到一个本地的老太太,混在人群里蹭了四天的戏,第五天终于被工作人员发现了,怎么劝都不行,就坐在剧院门口,不让白看戏就不走。
“这次红星的演出能到现在这个程度,我很开心。但即便面对“上越”这么优秀的演出资源,我们先前预算的时候也不乐观,而且已经做好了亏损的心理准备。”程俊说道。
作为以戏曲演出为特色的大型剧场,红星剧院在杭州城里的地位算得上独一无二——它每年都会推出一个或几个传统戏曲演出计划,与国内多家越剧、京昆等剧种的戏曲院团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而就越剧而言,国内剧团自2008年纷纷中止了演出分成制度、改成拿固定演出费后,剧院的市场压力大增,此后数年的越剧演出都接连出现亏损。这次的上越8场戏,是数年来的首次赚钱。
许霈霖以去年来杭的一场越剧演出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那个演出商朋友告诉我,两场戏做得很辛苦,最后卖出了80万元的票房。如果这个数字没有水分,刨去场租20万、演出团队费用20万、演职员交通住宿15万、制作纪念册和媒体宣传费用18万,最后,演出商所得的纯利是7万元,这还得包括他的工作团队日常开销等等,利润不到10%。这意味着,如果票房有一点水分,他就会赔,如果票房差一点点,他还是会赔。”
另一方面,越剧院团目前的生存发展,极大程度上依靠着政府的扶持。以杭州的越剧院团为例,政府每年都会集体采购50多场演出;并对能出角、出戏、能评奖的演出进行立项,另拨款项进行资助;而对于参加国内戏曲奖项评选的演员,杭州也不遗余力地在各方面给予支持,即便是上海的越剧团队来杭州考察时,也会对杭州的同行艳羡不已。
当下戏曲演出市场的困境,除大批戏曲观众没有养成买票进场的习惯,无法让演出团队顺利收回成本外,传统曲艺院团与市场的脱节,也是造成困境的主要原因。现实是:剧团拿到国家扶持的款项,编排节目、安排演出、写报告总结、评奖、凭着奖项去领钱。票卖得好不好,无须管,哪怕送票,剧场里看上去满满的就行了。
业内人士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来形容戏曲市场。许霈霖说:“市场的繁荣也有真假之分,当虚假繁荣都维系不下去的时候,或许拐点就真的来了。”
观察
只要改变,一切都不会迟
照规矩来,市场和孩子都不能丢
“如果我身边的人都是赠票,唯独我买票,那我会觉得自己是冤大头,下次我也去找赠票;要是大家都买的正规票,那我就会去买最贵的票,因为那样我能很得意地在最好的位置上看戏。”
——舟山戏迷许剑
每当一个行业陷入困境期时,总有一批人执拗地坚守着阵地。除了责任感、使命感,大部分原因,来自于长期从事这一行业所形成的一种感情。
程俊和许霈霖都认为,即便现在的越剧市场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只要改变,一切都不会太迟。
“据我所知,香港很早就开始把传统戏曲引进中小学课堂,进入中文课本,设立选修课;一些大学正在谋划设立专门针对粤剧的本科学位,以培养教授戏曲的师资力量。去年,香港的新光剧院,一年的粤剧演出多达400多场。”许霈霖说,“浙江、上海,教育部门有没有魄力,给会唱越剧的、唱得好的学生考试加分?那样越剧还愁找不到接班人吗?剧场还会愁观众源吗?”
同时,让整个演出市场按规则行事,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共识。
不花钱的公益演出当然需要,但要按照特定人群,严格执行演出计划,把公益和市场两部分区分开——
为照顾老人、孩子等需要社会关怀的人群,剧院也能在商演中推行公益票和打折票,但一定要掌控好票源,不让公益行为最终肥了黄牛。观众的心理是很微妙的,舟山戏迷许剑就说:“如果我身边的人都是赠票,唯独我买票,那我会觉得自己是冤大头,下次我也去找赠票;要是大家都买的正规票,那我就会去买最贵的票,因为那样我能很得意地在最好的位置上看戏。”(杭州日报)
- 上海越剧院登陆杭州红星剧院 4月5日起连唱八台
- "女人"茅威涛携手"男人"陈辉玲 新越剧下周亮相杭州
- 庆元宵 唱大戏 戏班演员戏台背后的生活
- 浙江省舞台艺术2013新年演出季拉开帷幕 越剧《五女拜寿》《胭脂》打头阵
- 2013新年演出季拉开帷幕 经典越剧打头阵(图)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