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8日讯 2013中国(丽水)第一届国际水性生态合成革产业大会将于明天召开,一块沉甸甸的牌匾——中国水性生态合成革示范基地,即将落户丽水。
在绿色环保的呼声越来越振聋发聩的大环境下,顺势而为的丽水合成革业“绿”字当头,集结业内翘楚,展示行业创新,交流生产技术,展现出了强大的转型力和决胜心。
从“环境无法承受之重”,到戮力发展水性生态合成革,丽水合成革业告别“雪拥蓝关马不前”,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丽水已明确标注下合成革产业的转型升级时间表和路径图,此次盛会,是为见证。
创新发展,漂亮起势
秀山丽水,视生态工业为发展之王道。
但是工业园区合成革企业的座座烟囱,却给环境带来切肤之恸。
转型发展,并非简单的推倒重来。
“我们不能简单地只抓末端治理,更不能一刀切关停企业,需要创新思路、政策、平台、科技、材料应用等,综合施策,将创新贯彻始终。”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景飞告诉记者,合成革产业的创新发展,是丽水工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
在市政府全力支持下, 2007年,开发区管委会与国内皮革研究权威单位的四川大学开展聚氨酯革后整理水性材料应用工艺研发与推广;2008年,合成革绿色生产工艺及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等3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取得进展;2009年,浙江优耐克、浙江德美博士达两家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企业落户园区,为区内企业提供水性树脂。
以“水”代“油”,以国际先进技术推动合成革产业整体转型升级的道路,日益明朗化。
2011年,国内首条水性合成革生产线在丽水经济开发区方源、五洲两家合成革企业启动生产。国家环保部直属中国环境记协秘书长刘国正认为,这两条生产线的投产,标志着合成革找到了行业污染整治的新办法,是一场全行业的新革命。
兵马已动,粮草随行
4月12日,浙江耐和实业有限公司的办公室内,董事长应建国向记者展示以水性合成革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一款女士西装套裙。
记者摸了摸,材质和真皮没什么差别,闻一闻,衣服散发着淡淡的真皮味。
坚持6年时间研发水性合成革的公司董事长应建国,一边带着微笑聆听评价,一边不无自豪地告诉我们,还有一批用水性合成革为原材料制作的箱包马上赶制完成,将在大会上展示。
“耐和”自发刮起的“环保风暴”,充分体现了开发区“草根企业”的创新自觉。有十几年厂龄的车间管理员钱昌文说,水性生产线和传统生产线比,没有了臭气,工作环境彻底改善,是一线工人之福。
从走传统的油性技术路线,转为对有机溶剂进行回收处理,再到参与水性树脂的应用实践,不仅能大大减轻环境的承载量,照顾到工人切身利益,企业也可以从节能减排中获得收益,提高竞争力。
应建国告诉记者:“单个企业搞技术研发,成本很高,全行业都转向水性生产,相关原材料、设备等价格都会下降,对企业生产绝对有利。”
这是企业最需要政府“有形之手”的时候,从个体突围“出样本”,到集体发力“截臭源”,从各自角度发力的企业,需要有序组织、抱团升级。
自2005年开始,开发区管委会就一直跟踪合成革水性树脂的技术发展,并组织企业开始进行有益尝试。先后发布了《关于在合成革后段企业强制推广水性树脂的通知》,制定了《关于扶持水性生态合成革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从今年起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大力扶持水性助剂、水性合成革设备、水性离型纸等上下游企业的研发及生产,让各企业点亮的灯,照亮行业一大片。
开发区管委会对合成革企业水性树脂的使用量分类、分档予以奖励扶持;因使用水性树脂需要改造生产设备或新增生产线设备投入,以节能减排项目予以认定,享受相应的技改投资补助。
采访中,陈景飞“大力招商”:“我们鼓励和支持水性生态合成革产业链相关企业入驻园区,只要企业符合要求,就可享受每月每平方米6元的房租补助,连补三年。还可优先安排生产用地。”
转型示范,前景可期
为了迎接此次大会,丽水市优耐克水性树脂科技有限公司上下总动员,将设在企业的大型展厅布置得宽敞明亮。
作为国内最早研发生产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树脂及相关助剂的企业,“优耐克”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服装革、沙发革、箱包革、家具革、鞋革等制革工艺中。
记者在上千平米展厅中看到,墙面上贴满的清新素雅的墙纸,都是优耐克出品,不由让人赞叹企业的用心。
这份心思,更体现在企业对行业创新的具体承担上。
2007年,中国塑协首次将水性生态合成革作为未来发展重点推荐,列入国家发改委鼓励类产品征求稿指南目录中。2009年初,“中国合成革用水性树脂以及水性生态合成革研发中心”获批成立。
从当年开始,由“优耐克”技术团队支持的研发中心,在合成革用水性树脂研究、工艺开发方面,为中国合成革水性化道路扫清了几乎全部的工艺技术障碍。
“优耐克”还专门划出3000多平方米厂房,用于丽水鑫科生态合成革研究院的研发试验。一群年轻朝气的技术人员在这里成功“鼓捣”出了各类从底到面不同系列水性树脂浆料、干式水性仿超纤和水性湿法超纤工艺、水性湿法贝斯加工技术等。
研究院院长助理叶美琴认为,除了在技术方面“摸着石头过河”,研究院为全行业生态合成革制造面临的人才引进、质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和途径。
为加强上下游产业联动,解决和探索单个企业难于突破的技术问题和装备问题,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成立了国内首个生态合成革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技术攻关、进行设备改造和创新研究,着手对水性材料、水性生态合成革进行标准修制工作。
技术、人才、机制、公共平台……各种支撑要素的集聚,推动激活了企业转型步伐。
水性生态合成革“横空出世”短短5年间,丽水耐和、五洲、方源、力邦、闽锋的8条水性合成革生产线已经建成并投入生产,累计使用水性树脂6300余吨,减排有机废气6000余吨。
转型未有穷期,升级没有止境。
合成革行业转型升级,不仅要实现“油变水”的革新,还要放倒“向天空画水墨画”的黑烟囱,留下蓝天白云、清新空气。
丽水从去年起实施的《清洁空气行动三年计划》,对合成革产业转型升级、集中供热项目建设及工业燃煤锅炉淘汰、有机废气酸性气体的污染治理、以及落后产能淘汰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
不难看出,由思想共识、转型主体和政策工具凝聚而成的“动力传导机制”,将丽水合成革转型纳入了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组合,绿色转型的丽水示范,因此和谐相长,从而可以走得更远。
- 兰溪一村庄127人氟中毒84人癌症 环保局说排放达标
- 室内绿色植物对减少PM2.5意义不大 口罩并非人人适合
- 保护温州“大水缸”公益旅行活动在文成启动
- 治河进行时:村规民约管出村民“环保意识”
- 中化蓝天:专注节能环保制冷剂开发 为民谋"氟"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