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管好“中国式过马路”让人好纠结》后续
你,是不是“中国式过马路”中的一员,现在,或者曾经?当我们在十字路口遇见红灯,看到一拨人“勇往直前”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不自觉地迈开步伐?
为了治理这种乱象,眼下全国各大城市都在各处奇招,“北京靠喊”,“杭州靠拍”,“南京靠通报”等等(详见本报昨日2版相关报道),可这些五花八门的手段,也实在叫人纠结、无奈。
昨日,有不少读者给他们来电或@今日早报,为治理“中国式过马路”出谋划策,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高招”。
实行重罚机制,与个人信用相挂钩
徐女士是杭州人,她觉得,治理顽症,就要用重典。“我们的执法力度还不够,像新加坡,法律是很严格的,据说新加坡的民众闯红灯情节严重是要坐牢的,第一次闯红灯,罚款200新元(相当于人民币1000元),第二次、第三次闯红灯,最重可判半年到一年的监禁,所以他们的市民素质普遍较高。此外,我还认为,如果是行人违章出了任何交通事故,都需要由自己来负全责。”徐女士说,治理中国式过马路,首先要从立法层面出发,而不仅仅停留在整治的手段和方法上。
网友@浙江杭州大内的建议,也比较新颖:“除了罚款外,要把闯红灯的行人记录在案,几次违反后去参加学习班。还可以直接让他穿上红马甲,站在路口当一个小时的文明交通劝导员。”
网友@九点阳光的建议则更为具体:“闯一次红灯,医疗保险个人承担的费用上调10%。如果能把行人闯红灯行为与我们现有的社保体系和医保体系相对接,提高各类保险的费用,我想可能会起到一定效果。”
记者的朋友来小姐,在德国已经呆了一年多,她告诉记者,在德国,无论是行人还是机动车,都十分遵守交通规则,这可能与从小教育有关,“当看到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时,大家都会去指责,会让对方觉得做了什么天大的错事一样。”
“所以说,习惯的培养很重要,当然,法律的约束也必不可少。”来小姐说,“在德国喝了酒骑车,如果被警察抓到,跟机动车司机的酒后驾驶是一并对待的。”
完善基础设施后,才是对人的教育和处罚
当然,在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过程中,一味指责行人的素质,也是不客观的。因为除了这个因素外,交通信号灯以及管理方面的很多问题也都存在。所以,必须两手一起抓。在改变我们自身行为习惯的同时,去改进一些不合理的交通设施。
“比如在一些宽大的十字路口增加一些过街走廊,或者建造过街通道等等。”读者李先生说,杭州的过街设施其实还算多的,但有些利用率不是很高,“可能大家觉得这些过街设施还不是很方便,这需要有关部门在建设过街设施时,充分考虑行人的便利性,不能因建而建。”
王先生还注意到,在闯红灯的行人中,有不少是老年人,一是可能眼神不好,二是可能行动较慢。
“老年人不都有老年卡么,不知能否对老年卡作一些功能开发,同时给路口信号灯安装相应的感应系统,如果老年人要过马路,他们就可以刷一下路口信号灯的感应设备,这样信号灯显示行人可以走的绿灯时间会比平常更多一点,让这些老年人或者行动不方便的人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过马路。”王先生说。
“所以我认为,治理中国式过马路,首先应该完善交通设施标志、优化信号灯、增设隔离护栏,为出行创造基础条件,在此基础上,下一步才是针对行人的教育处罚。”王先生说。
-记者手记
从不敢闯红灯到不能闯红灯
“中国式过马路”,正在全国范围内,遭遇史上最严厉的整治行动。
此举的重点不是鼓励罚,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段,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真正减少交通事故以及因交通事故而导致的死亡现象。
治理“中国式过马路”是一项动态式的“综合工程”,它应该经历三个过程,从不要闯红灯,到不敢闯红灯,再到不能闯红灯,折射的是行人从被动到自觉的过程,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
所以,有必要在完善交通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种长效管理机制,使交通执法常态化,人性化,从而避免运动式执法。
请谨记,你的每一次闯红灯,都是和死神擦肩而过,多等几十秒,只为尊重我们的生命。
- 湖州交通十大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公共自行车启动建设
- 周江勇主持舟山市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交通治堵等工作
- 过马路先按钮 锦绣路装了个“新式”红绿灯
- 四季星座楼下交通拥堵 本周五之前会拿出整改方案
- 【今日早报】如何管好中国式过马路 各大城市治理行人违章各出奇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