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3日讯 阅读对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提高公众对阅读的兴趣,将每年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
在网络传媒日益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如何?阅读质量是否有所提高?
近日,浙江财经学院开展了“第八届读书节”活动,并对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下沙8所高校进行了有关“读书”的问卷调查。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每天用于阅读的时间少于1小时,阅读书目选择大不相同,其中经典书籍被冷落。
多数人每天阅读少于1小时,三成人选择读电子书
在老师的指导下,浙财院的同学们设计了《2013年世界读书日调查问卷》,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大学城8所高校发放问卷,并进行了随机采访,近300多名大学生参与了本次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每天用于阅读的时间少于1小时,比起4年前调查结果平均阅读时间1.5小时,呈普遍下降趋势。
阅读时间减少的原因各异,有学生说是因为新媒体的出现,改为网络阅读;有学生说因为学业紧张,缺少阅读时间;有学生说书籍种类繁多,参差不齐,不知如何选择阅读内容。
浙江传媒学院的林同学告诉记者,学生会工作、学习占了她大量课余时间,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陶同学是某高校大二学生,在学校的读书活动中,很多题目回答不出,急切地向场外同学求助。活动结束后,陶同学告诉记者,那些题目涉及一些经典名著,她根本没看过,回答不出来。
“答题时感觉自己的知识很贫乏,场外求助时很多同学也不知道。”陶同学说,这次活动让她了解到自己在阅读方面的缺失,以后一定会增加自己的阅读时间。
对于阅读途径,有33.6%的学生从图书馆借书,32.9%的学生读电子书,18.6%的学生选择自己买书。
在问到“世界读书日”对自己的意义时, 33.2%的学生认为它提醒、鼓励人们阅读,26.1%的学生觉得它使阅读在社会中受重视,19.6%的学生表示“世界读书日”宣传了新的读书理念。
“读书日的意义很多,它不仅使阅读的氛围明显改善,也提醒、鼓励、鞭策我不断阅读,爱上阅读。”杭州师范大学的王同学说。
通俗小说和杂志受欢迎,经典书籍被冷落
学生们感兴趣的读物类型和阅读方式也不尽相同。调查中发现,读物类型主要集中在通俗小说、文史名著和杂志期刊,专业书也深受学生喜爱。
王攀,浙财院会计专业大一学生,见到他时,正在图书馆看《国史大纲》。
“我对历史有浓厚兴趣,在高中时期就看完了《全球通史》、《明朝那些事儿》、《苏东坡传》等历史书籍。”王攀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阅读历史书可以感受到不同朝代的生活情境,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体验。
问卷调查中,在“你最喜欢的一本书”的一栏中,不同年级的学生所做的选择有所不同。像《水煮三国》、《明朝那些事儿》及一些通俗小说在大一、大二学生中颇受欢迎,而高年级的学生则更注重书籍的专业性和深入性。
正在阅读《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的浙财院大三学生郑阳说:“我觉得对书的选择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我大一时最喜欢看《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样幽默易懂的书,但随着知识的积累,我的选择在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要看英文原版的专业书才能获取我想要的信息。”
另外,具有话题性的书籍也非常热门,像莫言的《蛙》、《丰乳肥臀》等小说,柴静的《看见》,韩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都是大学生阅读率较高的书籍。
然而,对于《论语》这类经典名著,阅读率较低,接受调查的学生们大都表示,这些书阅读起来比较枯燥。
针对这一现象,浙江财经学院从1997年开始,在大学生中实施“读百本书”活动,学校列出“大学生必读的百本书”书目,包含哲学类、文史类、政法类等诸多经典,鼓励同学们增加经典名著阅读量,并提交读后感。
老师建议:任何零碎时间都能用来阅读
浙财院经贸学院的李井奎老师非常喜欢读书,他上课时经常建议同学们要多读书,从书中学习知识、汲取力量。
“学生们读书的目的性很强,看专业书的时间明显高于其他书籍。”李井奎说,作为阅读爱好者,他在文学、经济等诸多方面均有涉猎。《货殖列传》、《国富论》是他最喜欢的经典书籍,看了不下5遍,每次看都会有新的心得和体会。
对大学生阅读,李井奎说,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学生们的心态过于浮躁,其实任何零碎的时间都能挤出来用于阅读。他建议,大学生们在大一大二阶段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读书兴趣,涉猎各方面书籍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老师们在上课时可以向同学们推荐几本经典书籍,让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
- “锦麟乡村读书计划”德清启动——读书成就梦想
- 乐清公布分房名单调查结果 名单有猫腻立项将取消
- 1562元的玻璃胶 是保时捷正宗货?两部门介入调查
- 坚守中能否转型? 定海公用电话亭使用状况调查
- 网传“宁波海关多人被带走”检察机关表示确有其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