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大学生不应为了虚荣心高消费
“大学时期是对实际社会生活的练习与预演。理性使用信用卡来掌控自己的消费行为,合理规划自己的费用等,对大学生形成科学消费心理是有帮助的。”台州瑞心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雷湘说,“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大学生在使用信用卡时,出现了非理性的过度透支,而他们消费的高档产品不实用,是为了追求虚荣,满足炫耀心理。”
“贷款或信用卡透支的普遍性,说明大学生群体间存在着一种比较强的从众心理,个体为了寻求群体或同伴的认同,都会做出与群体相同的行为。而从众行为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大学生一旦受这种攀比心理的控制,就会陷入无休止的非理性消费循环。不仅会淡化理性消费观念和集体意识,也会损害人际关系。”
雷湘建议,大学生在做出某种消费决定前,不妨先问自己几个问题,“比如,这项高消费是确实需要,还是为了满足面子需要?如果可要可不要,是不是先缓一缓,过段时间再决定?如果确实需要,是否可以用价格实惠的商品来代替价格昂贵的?购买该产品后,对我的生活会不会有影响?”
大学生贷款逾期未还会影响就业
针对大学生通过贷款或信用卡进行高消费的现象,浙江星册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学宏认为:“大学生是消费者,但要勤俭节约,不要在消费上互相攀比。贷款消费当然是极不可取的,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应当负必要的法律责任。如果还不上款,同样会在信用记录上留污点,会影响就业。”
杨学宏说:“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给大学生,一般利率比较高,从道德上讲不合适;但从法律上讲,并不能被认为贷款无效。大学生都超过18周岁了,首先在行为能力上没有问题,也就是说他们自己应当也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般来说,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均应审查借款人的信用能力,如审查不当,要自己承担风险。至于银行给学生办信用卡,如果银行限制除助学贷款外,是不能贷款给大学生的,则是银行工作人员违规,但违规不等于无效。”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