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变更计划无视学生与家长知情权
让家长们觉得不解的是,就在一个月前,也就是2013年2月初,学校官网还挂出了2013年度的招生信息。
据了解,钱塘外语学校之所以停招,是因为要进行校舍改造。据西湖区教育局介绍,学校董事会在2011年底即已提交了改造的书面申请。按照计划,改造校舍期间,可以使用同属西湖区的育才小学作为过渡场地,解决施工期间学生的住宿和上学。
然而,由于与钱塘外语学校为同一家企业投资的另一所民办学校——公益中学所租的地块近期被收回,育才小学被紧急转为用于安置公益中学的学生,钱塘外语学校的过渡场地一下子落空。2013年,西湖区教育局受学校投资方、杭州富源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全权委托,作出学校停止招生的决定。
“这么短的时间,要找一个能满足数百学生吃饭、住宿、上课、做实验包括上体育课这些教学需求的场所根本不可能,所以才做出了停招的决定。”钱塘外语学校校长周华松说。
然而,面对上述解释,家长们的怒气不减反增,“无论是学校的校舍改造计划还是停招计划,都无视学生和家长的知情权。”
“学校2012年扩招之前,改造计划就有了,我们却毫不知情。假如家长在入学前就充分了解学校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今天的争议就不存在,家长更不会有被骗的感觉。”一位初一家长代表说。
部分家长同时质疑校舍改造的必要性。“现在的校园并不是危房,我们家长也都很满意,从没有提出异议。”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无论是民办还是公办学校,都需有长远的规划,招生时应告知家长。如果发生了不可抗力,应该通过家长委员会传达,如遇不同意见,可召开听证会。
浙江省教育厅一位工作人员认为,权利增大,责任就更大,民办教育享有了更大的办学自主权,自然在保障学生、家长知情权以及科学民主决策上也应更为充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