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在杭州纵论全球经济
2013年04月24日 06:32:20

  转眼间,距离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已经5年,全球经济是否走上了复苏正途?一季度复苏表现略低预期的中国经济又处于怎样的历史方位?在当下的国内外宏观经济背景下,中国企业挑战几何、机遇几何?今天,在杭州举行的宜信财富管理论坛上,前世界银行副行长、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侃侃而谈,为诸多浙商拨开迷雾、澄清疑惑。

  国际经济:漫漫长夜难天明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五年,今天的全球经济处在怎样的历史方位,是否已经走在复苏正途?

  对此,林毅夫显得比较“悲观”,他直言,国际经济仍处于漫漫长夜,何时得见天明仍是未知。

  林毅夫的论证从“欧债危机”开始。在他看来,对于发生债务危机的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根本解决办法是进行旨在提高竞争力的结构性改革。而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必须减少工资和社会福利,金融机构要去杠杆,导致消费需求、投资活性减少,进而带来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率上升,最终引发政治危机、社会危机。这正是金融危机发生已经五年,结构性改革却迟迟不见进行的原因所在。而短期援助只是止痛药,9个月、3个月后,同样问题又会回来,而且新危机可能更为严重。

  当然,上述结构性的种种冲击,也并非没有对冲之道。“可以同时通过货币贬值、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方式来应对,即:以外需增加对冲内需不足,确保改革能够持续下去。”林毅夫认为,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走了货币贬值的路子。

  但问题又来了,上述“药方”难以在南欧国家实行。原因在于,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同属于欧元区,没有办法自身通过货币贬值来对冲结构性改革中的内需收缩冲击。而如果欧盟采取欧元贬值的策略,由于欧盟与美日处于同等发展阶段,出口产品在同一水平线上,欧元贬值直接的后果就是挤压美日出口,后者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这也是为什么,欧盟在宣布无限制收购欧债危机国家的债券后,发达国家竞相开始了竞争性货币贬值。

  结构性改革“难产”的后果是严重的。在林毅夫看来,这种迟迟无法进行结构性改革的后果就是,全球金融机构竞相在资本市场进行短期投机,形成了他所谓的“长期化的投资回报率极低、风险极大”的状态。不久前,道琼斯指数再创历史新高,在林毅夫看来,现在的实体经济情形比2008年还要困难,股市怎么可能创新高?同时,短期投机资金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当下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涨跌,增加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我们面临的整个国际经济环境都可能是漫漫长夜。”林毅夫说。

  中国经济:还可快速增长20年

  与对国际经济描述的沉重相比,曾被称为“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的林毅夫,谈起中国经济来,表现出十足的乐观主义,认为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仍可保持8%左右的发展速度。

  在林毅夫看来,中国经济从2011年第一季度开始的逐渐下滑,并非是结构性的,而是周期性的。原因有三:从外需看,发达国家迄今没有走出金融危机的经济疲软态势,外需乏力;从投资看, 4万亿积极财政政策的拉动效应已接近尾声,经济增速当然要放缓;从消费看,为防止过度通货膨胀,政府对房地产主动进行了调控。而且,林毅夫强调,经济放缓不是中国独有,发达国家增速也在放缓,巴西、俄罗斯、南非等金砖国家的放缓速度比中国更大。

  更重要的是,支撑林毅夫“中国还有20年保持8%左右增长潜力”的论断,是他关于经济增长真正驱动力的看法:在他看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现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将资源从劳动附加值低的领域转移到劳动附加值高的领域,是一个经济体实现增长的根本动因。

  遵循这一理论逻辑,林毅夫又考察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成长轨迹,他发现,事实上,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我国人均GDP才达到美国的21%,而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是在达到美国的一半以上才告别了高速增长,步入中低速增长期。而按照这种计算,到2030年,中国人均GDP有望达到2.5万美元,达到美国的一半水平。显然,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中国经济依然风光正好。

  中国企业:今夜星光灿烂

  国际经济难言复苏,中国经济机遇仍在,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经济主体的中国企业又将如何自处?

  “中国企业,今夜星光灿烂!”对此,林毅夫的回答不无诗意。

  他用这样一组数据来阐释中国企业的机遇空间:2002年,美国经济占全球比重约为32.1%,中国为4.2%,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只有十余家,美国则有196家;2010年,美国经济占全球比重约为23%,中国增加到9.8%,中国世界500强企业增加到57家,而美国则减少了几十家。

  按照这种趋势,林毅夫预测,到2030年,中国经济占全球比重将达到25%,而美国可能会降低到12.5%,中国的世界500企业则会增加到150多家。这种展望显然为包括浙江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描绘出了一幅无比美好的前景。

  然而,前景无限好,仍需步步行。林毅夫也指出,要实现这种理论预测前景,一要政府积极改革,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二要企业抓住机会,转型升级,乘势而上。“希望在座浙商,能在若干年后,成长为世界级的财富创造者。”林毅夫说。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刘刚 夏芬娟 编辑: 姚群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宁海供电局为三门湾海洋经济打通“供血线”
  • 全力冲刺“半年红”“全年红”
  • 阿克苏浙江产业园多区联动 打造经济新增长极
  • 科技是中国经济的希望 名嘴芮成钢对话科技新浙商
  • 李强:用改革创新确保经济稳开稳走向好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