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江山5月1日电 下午1时左右,江山市溪头山渡口渡工朱金耀的渡船,迎来了一天中第3个高峰。扛着锄头,挑着篮筐,还有骑着电动车的村民,一个个上船来,准备过江。
老朱所在的江山市四都镇双溪村,村民住在江山江西岸,耕种的大部分土地则在东岸。渡口三四公里外,建有一座大桥,绕行一圈路远耗时,村民仍然依赖老朱摆渡。早上下地、中午吃饭,下午出工、傍晚收工,村民过江基本集中在这4个时间段。
“老朱40多岁开始撑渡,20多年了,胆大、心细、功夫好。”在村民郑达富的夸赞声里,老朱上岸收起搁着的铁锚,微弓着身子将它抬到渡船上。然后再下船,将船推离岸边,一脚跨回船上,身手矫健轻盈。
老朱操起一根杵在船头的7米长竹篙,篙头点地,他倾着身子,双手顺着竹篙往上攀,7吨多重的钢制船,慢慢地漂向江中。驾驶室里,老朱的大儿媳周石婷启动柴油发动机,开始横渡江山江。
江面宽150米左右,从西岸到东岸码头,斜线航行的距离为250米左右。一分钟左右,渡船已靠近东岸。发动机在这个时候停止,带着惯性,渡船继续靠向岸边,老朱则又操起长竹篙,左右点点,让船稳稳地斜靠在岸边。
“老朱,下午过来接我们啊!”村民们招呼着,陆续下船。老朱点点头,准备起锚回对岸,很快就会有下地的村民再来乘坐。
见对岸还没人,记者体验了一回“艄公”。4根粗钢筋打造的铁锚,抬起来有些费力,数吨重的船用双手推离岸边,也费劲不小。70岁高龄、身材矮小的老朱,操作起来却驾轻就熟。
记者用力提起插在船头的竹篙,篙头是一块重铁,顶端磨得光滑。学着老朱的样子,篙头顶住岸边,记者用劲开始撑,结果一个趔趄差点摔倒——篙头滑了。重新选了一个凹进的点,记者再撑,费了好大一番劲,才让船离岸一两米。
发动机开启,靠近东岸后关闭,记者学样将竹篙插入水里准备靠岸,不料竹篙还没抽起,船身已经压了上来。老朱赶紧帮忙,接过竹篙,自己操作。“小小竹排江中游”,歌儿唱得很欢快,但要用竹篙控制一艘吨位级的钢制渡船,不练上几年恐怕不行。
因为超龄,老朱不能获得船舶驾驶证,2008年起,这艘渡船的真正掌舵人成了他大儿媳,而他变成了“帮工”。不过,这不妨碍老朱继续撑船,兴致高的时候,老朱一篙在手,照样轻松渡江。
送完村民,老朱拿出旱烟,默默地坐在船上抽起来,大儿媳则绣起十字绣。随时会有人过江,船一刻也不能离人。几十年了,老朱日夜与船为伴,已经习惯了守护江船的寂寞。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