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3日讯 “美素丽儿”奶粉改标掺假事件、新西兰奶粉二聚氰胺事件……备受家长们“宠爱”的洋奶粉屡屡曝出问题。如今,这些问题治理有了新办法。昨天,记者从宁波检验检疫局获悉,进出口乳制品新规5月1日起实施。按照新规,国家质检总局对向中国出口乳制品的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只有合格并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乳制品,方可入境。
宁波口岸乳制品进口不断增加
据记者了解,今年来,宁波口岸进口乳制品贸易不断增加。2013年1月到4月,宁波口岸共进口乳制品570吨,货值1200多万元,其中配方奶粉92吨,货值730万元。和2010年同期相比,进口乳制品数量增加了30倍,货值增加了54倍。乳制品品种也从最初的乳清粉为主发展到现在婴幼儿配方乳粉、脱脂乳粉、全脂乳粉乃至液态乳等多个品种,其中一批重达873公斤、货值为1644美元的乳清蛋白复合营养粉因水分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遭退货。仅在保税区注册经营进口奶粉的企业就有十多家,主要从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进口奶粉。
昨天,宁波检验检疫局食品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根据《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对向中国出口乳品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实施注册制度,对向中国出口乳品的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只有合格,并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可入境。同时,国家质检总局将公布境外乳品生产企业注册的相关规定,并给予企业一定的过渡期以完成注册工作。在过渡期内,未完成注册的境外乳品生产企业仍可以按该《办法》要求继续向我国出口乳品。
进口商须公布乳制品产地
另外,从5月1日起,从境外启运的某一产品从某一口岸第一次进口,均视为首次进口,进口商或者其代理人报检时应提供相应产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列明的项目的检测报告,包括标准中引用的食品中污染物和真菌毒素的标准,对首次进口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基粉原料(乳基预混料),报检时还要提供微生物、污染物和真菌毒素项目的检测报告。为进口乳品出具检测报告的检测机构,可以是境外官方实验室、第三方检测机构或企业实验室,也可以是境内取得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检测机构。
宁波检验检疫局有关人士还告诉记者,宁波口岸乳制品进口商,要向公众公布乳品种类、产地、品牌等信息,记录进口乳品的入境检验检疫证明编号、名称、生产日期或批号、保质期等,记录保存不少于2年。需做销毁或退运处理的不合格进口乳品,进口商完成处理后,要在5个工作日内把情况向检验检疫机构报告,防止不合格乳品被混装二次流入市场。
为防止虚假宣传等问题的出现,国家质检总局特别要求,进口乳品标签上标注的国外奖项、荣誉、认证标志等内容,需提供经外交途径确认的证明文件,而这个外交途径指的是经我国驻外使领馆或外国驻中国使领馆来确认。国家质检总局设立如此严格的官方把关门槛,是因为一些“出身不正”的洋奶粉在国外市场根本见不到,来到国内都声称自己是国际知名品牌,得过这个那个奖,其实都是子虚乌有的。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