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市一条街”位于良渚运河村内
见习记者 谢晨
昨天报道了杭州近江农副市场检出5斤农残超标的“毒生姜”,据摊主透露,这些生姜从勾庄批发市场那里进货,那么勾庄的生姜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昨天,商报记者追根溯源,前往勾庄寻找答案。
在出发前,商报记者得到消息,余杭区农产品监测中心已抽取5份勾庄附近批发市场内的生姜样本,正在做详细的农药残留定量检测。
勾庄5家批发商生姜样本抽检合格
昨天上午9点28分,杭州市余杭区农产品监测中心来到勾庄附近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良渚蔬菜市场等大型批发市场,进行生姜样本抽样,从5家批发商处抽取了5份样本,样本全部来自山东省潍坊市,“下午1点多时,其中一批生姜检测结果已经出来,未发现农药残留。”监测中心办公室何良兴说,两个小时后,剩余4批次检测完毕,“可以说,所有样本中都未发现农药残留。”
现在,生姜已经牵动了不少人的神经,今天上午,淳安工商也将把当地市场上的生姜送至余杭区的监测中心检测。
余杭区农产品监测中心向市场内的批发商发出通知,最近来自山东地区的老姜,要统一进行农药残留定量检测。
高艳华蔬菜经营部就是被检测的五家之一,也是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内唯一一家生姜批发商。
昨天下午,商报记者走进这家店铺,见高老板的父亲坐在小板凳上,郁闷地看着自家店里的生姜,“生姜哪还卖得动?出了这个事情,从早上到现在,店前堆着的箱子一个没动地放着。”说起这次的“毒生姜”事件,高老板不禁苦笑,几天来,销售量锐减,愁得他都不敢进货。无奈之下,把进货的产地换到离潍坊30公里外的昌邑。
说话间,已是下午2点30分,这时,一位大姐走进店铺,问高老板要了一小袋生姜,算是今天的头笔生意,进账25元。大姐是一家饭馆的采购商,见生姜生意不佳,反问:“最近生姜怎么了,不能吃了吗?”
显然,大姐还不知道这次的山东生姜事件。
“黑市一条街”
一户一天能卖出几千斤生姜
按高老板的说法,市场内的批发商每批生姜到货时,首先都要进行检测,如果有问题,要整车货封存销毁。大概半年前,他就曾遇到过一次,损失近万元。
而这次监测中心抽查都未发现问题,那农贸市场里农残超标的生姜又从何而来呢?
“你们出大门往南走,沿着上塘高架,路过加油站,穿过火车道,有一排红房子的地方,还有很多人在卖生姜。”高老板边说边画了一张地图,他说,那里与自家店铺情况大不一样,“我们卖生姜首先有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和蔬菜产地证明,但是他们那里什么都没有,还不用付市场费、检测费等等,一年下来光成本就要少15万-20万元。于是,不少农贸市场的摊贩都到他们那里进货,就图每斤能便宜1毛钱。”
高老板估算,原本自己每天能卖几百斤,尚不足他们的十分之一。
按图索骥,步行20分钟,沿路询问居民或行人“卖生姜的在哪里”,无人不晓,最终在良渚运河村找到了高老板口中的“黑市一条街”。
远看为一片住宅小区,路口还有健身器材区,里面整齐排着一列自建的四层农居房,走近后发现,一楼房间内堆满了整箱整箱的生姜,靠近马路的一户人家正在门口的露台上晒生姜,“不过,今天没太阳,所以就在上头搁一把电扇吹吹。”屋里的女主人说,这批生姜来自山东昌邑,3元/斤,便宜的1元/斤。
就是这样一条街,住着的十几户人家,都做着生姜生意。一位尹先生告诉商报记者,这段时间禽流感生姜卖得很好,这两天的生意也没受影响,他自己一天就能卖出几千斤。
当记者向其询问有关营业执照与抽检情况时,他大方答道,不曾办理过任何证明,“都是从山东进了货卖,也没人要求检测农残,但如果要进农贸市场的话,就要检查。”尹先生让记者放心,他们原来也送样品到监测中心检查,都未发现农残超标的情况。
但当记者追问上次抽检时间时,他声称记不清了。
农贸市场每日自检已有十年
生姜一月被抽一两次
在批发市场以外,竟还有这样一个无人管理的交易市场存在,而且两者生意冰火两重天,那都有哪些人来此进货?有杭城农贸市场的摊主,有杭城饭店的老板,还有一些路边小菜贩,但这样的无证市场难以详细说清货物流向,一些小商贩也无从查起。
但农贸市场若从此处进货,是否可以从严把关,而能有所保证?是不是每家农贸市场都会像近江市场一样,进行每日产品农残检测抽查呢?
杭州市贸易局一位相关工作人员透露,自其2002年从事这一工作以来,各家农贸市场,不论大小,每日都需进行农产品自检,“抽检批次不得少于12项。”然而,每天农贸市的进货量大、品种繁多,生姜作为配料,真正被抽检的概率比较小,一个月可能被抽中1-2次。
由于农贸市场的自检多为快速检测,机器使用时间过长,对农药的敏感度也会有所偏差,据业内人士透露,一般这类检测的误差率在20%左右,“但与绿叶菜相比,块茎类产品的误差率要低一些。”
按照相关规定,若是检测发现产品不合格,需将其封存、拍照、留底,并将情况上报于工商局。不过,他表示,现在也有不少农贸市场选择自行销毁,其做法有欠妥当,不太利于追溯源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