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绍兴新增15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文物保护任重道远
2013年05月07日 15:21:27

   浙江在线05月07日讯 兰亭成为“国保”了,宋六陵成为“国保”了,绍兴的古桥群成为“国保”了!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名单”中,绍兴又新增了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兰亭、宋六陵、绍兴古桥群(共13座桥)列入“国保”之中,这让许多老文物工作者百感交集。“他们早就应该是‘国保’单位了,这是迟到的‘国保’,这一申报‘国保’的过程,就是绍兴保护历史文化所走的艰辛之路。”一位文物工作者这样说。

  兰亭,仅一块“祖孙碑”就有资格成为“国保”

  无论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还是在近当代,兰亭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兰亭这个美好的名字,让历史散发着清香,飘逸着墨韵。但很长一段时间,兰亭一直没有进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中。

  “不用说别的,兰亭仅一块‘祖孙碑’,就足以有资格成为‘国保’单位。”绍兴市文物局研究员高军说。高军所说的祖孙碑,就是树在兰亭景区内我国最大古碑之一的兰亭御碑,碑高6.8米、宽2.6米、重1.8吨,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序》全文,背面是乾隆游兰亭时写的七律《兰亭即事》,人称“祖孙碑”,堪称绝无仅有。

  兰亭还有“父子碑”。“鹅池”二字,传为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分别所书。兰亭中还有“兰亭”碑,“兰亭”二字系康熙手书,这些都算得上是稀世珍宝。

  有人说,兰亭以前没有成为“国保”,那是因为兰亭的遗址变化了。但现址的兰亭为明嘉靖二十七年(l548年)郡守沈启重建,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所以其价值不言而喻。这次国务院公布兰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兰亭的年代界定为“东晋至清”。

  宋六陵,如何向历史作一个交代

  说起宋六陵,凡熟知宋六陵历史的人,没有不感到心情沉重的。国保单位,对于宋六陵来说,实在是迟而又迟,它承载着历史太多的风雨和苦楚。

  绍兴皋埠镇攒宫村的宋六陵,是南宋六帝及北宋徽宗和一批后妃的陵寝。南宋朝廷原打算收复中原后,即归葬伊洛(今河南巩县)祖陵,故以攒宫为名。这里几乎掩埋了南宋全部的历史。

  宋六陵位于青龙山、紫云山、五虎岭、连雾山之间,分南陵北陵两片,东南西北的四面山体,构成了陵区左青龙、右白虎、前玄武、后朱雀的风水景观。宋六陵十分讲究按五音选定吉利方位的方法,对陵墓土层的高低起伏十分讲究。尽管元初之时,江南释教都总统杨琏真伽,率人盗掘宋六陵,破椁裂棺,窃取随葬珍宝,但陵墓的总体模样尚存。元灭明兴,朱元璋下诏将流失在北方的理宗颅骨和其余诸陵归葬旧陵,立碑植树,绕以墙垣,并建义士祠。到清代后期,陵园荒芜。

  1970年后,宋六陵垦为茶园,地面建筑尽毁,但遗迹犹存,墓冢占地5300余平方米,尚存古松8丛200余株,相传每丛青松下为一座陵墓。宋六陵经历的风风雨雨,更显其珍贵。

  宋六陵茶场与日本一家企业合资后,挖土机进入茶场,所有土堆被推平,皇陵区域山体被挖,沿山一些古墓被毁,成为宋六陵地面标志的古松,仅一年就消失30多株,令人痛心。而茶场内的建筑侵入皇陵区内,南陵主要是茶场茶房,北陵建筑杂乱,这都损害了陵区景观。

  已故的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徐苹芳曾在绍兴这样感叹道,“宋六陵不仅是绍兴,也是我们无法向历史交代的一笔账。”

  昔日松涛阵阵的宋六陵已难重现,现在,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宋六陵,我们该如何保护,这是要向历史交代的。

  绍兴古桥群:江南水城多珍贵

  “百舸千舟摇摇摇,一河两岸桥桥桥。俯身水底见桥影,侧耳河面闻桨声。”作为万桥之乡的绍兴,绍兴的桥如虹,如诗,如梦,如雾,如月。国务院这次将绍兴的古桥群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这是对绍兴古桥价值的肯定。

  这次除八字桥外,被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的古桥有:光相桥,广宁桥、泗龙桥、太平桥,谢公桥、题扇桥、迎恩桥、拜王桥、接渡桥、融光桥、泾口大桥、西跨湖桥,共有13座桥成为“国保”,这些桥都位于市区和绍兴县,其中市区有8座。这就意味着,我们平时不经意间走过的的桥,都成了“国宝”。

  绍兴的古桥早就应该是“国保”了。许多桥梁专家早就在大声呼吁,要将绍兴古桥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绍兴的古桥,不用申报就是世界文化遗产”,有“发现周庄第一人”之称的著名画家杨明义曾这样说。他认为,绍兴的桥无论是从艺术上讲,还是从结构上、年代上讲,都是世界第一。绍兴有宋、元、明、清时代的桥,有万桥之称,那可是真正的桥的博物馆,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如何保护文物:

  要有敬畏之心,要有责任之心

  绍兴此前已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6处,此次,因八字桥与古桥群合并一处,绍兴现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而这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都集中在市区和绍兴县,如此高密度的“国保”,在全国也属罕见,真正体现了绍兴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说起此事,高军感叹万千:“这是祖先留下的宝贝,沧海桑田,历史把这些文物传承给我们,我们要有敬畏之心,要有责任之心,把它们完整地保护好,传承下去交给后人。兰亭、宋六陵、绍兴古桥群成为国保单位后,保护有了更高的标准,也有了更大的责任。”

  许多“国保”是迟到的,但保护没有迟到。绍兴的文物保护路漫漫,责任重,这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

  新闻链接:

  新公布的15处“国保”

  绍兴古桥群(元——民国)

  兰亭(东晋——清)

  湖避塘(明)

  大运河(春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

  宋六陵(南宋)

  舜王庙(清)

  柯岩造像及摩崖题刻(隋唐)

  绍兴越国贵族墓群(春秋战国)

  东化成寺塔(北宋)

  曹娥庙(民国)

  春晖中学旧址(民国)

  凤凰山窑址群(三国——西晋)

  华堂王氏宗祠(明至清)

  小黄山遗址(新石器时期)

  大佛寺石弥勒像和千佛寺造像(南朝)

  
来源: 绍兴网 作者: 周能兵 编辑: 吴晔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黄岩瑞隆感应塔入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 浙江99处跻身国保
  • 保俶塔西湖十景灵隐寺石塔和经幢 杭州添14处"国保"
  • 金华文物保护单位侍王府闭门维修 调整布展后将重开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