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地一对夫妇在香港旅游维权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女子称自己是“有一定身份的人”,这话引起了网民猜测。有报道证实,她老公郑先生确为内地一名公务员。
这对夫妇因旅游大巴迟到,愤而投诉、报警,这并非全无道理。任何人都有权捍卫自身权利,这是现代文明社会值得珍视的一种品质。事情发生后,香港旅游相关部门(协会)负责人纷纷表态,郑先生一家最终获得适当赔偿,也表明当地对游客权利的充分重视。这是看待这起事件应持的基本立场。
不过,这起事件之所以备受关注,还在于当事人采取的维权手段及其折射的文化心态。郑先生质疑:香港是个讲法治的社会,(这样做)完全是欺诈。这话说得不错。但郑太太对着镜头却强调两点:一是他们到香港买了好几万块钱的东西,为香港作了贡献;二是他们在内地“也是有一定身份的人”。这说白了,前者是显摆有钱,后者是想耍特权。
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在香港恐怕行不通。不管她说哪一点,都与维权本身没有任何关系。买卖讲的是你情我愿,只要不存在质量问题,双方关系也就两清了。要说这是为香港作贡献,人家或许还会说,这是替你省了钱呢。至于把自己的身份放到这桩事件中,充其量只能当笑料看。
有些人出境旅游,多少会把自己在内地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带出去。比如网上流传的国外商店用中文写的各种警示牌,反映的就是这种问题。不得不说,郑太太所强调的,恰是难以让当地人所理解和接受的思维方式。她的这种表现,并非完全出自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而是含有浓厚的特权意识。
也不排除一种可能,这对夫妇情绪表现如此激烈,或是源自于“权利的匮乏”。不妨把场景置换一下,假如这是在内地发生的事情,这对夫妇会怎么做?他们会因为大巴迟到而投诉旅游公司吗?又或者打电话找消协?旅游公司或消协会重视这起事件吗?这表明,或许正是香港的法治环境,激发了这对夫妇高调维权的底气与乐观预期。
既然对当地法治有信心,就没必要拉大旗作虎皮,又显摆阔气又卖弄权力身份。对于这点,香港旅游业议会相关人士也表示,若旅行社无错,便应该“企硬”(站稳立场)。何谓法治,简单讲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既不是看双方身份,更不会因谁的嗓门大而有所偏袒。对于内地出境游人员来说,重要的是要“入乡随俗”,遵守当地法规习俗,依照当地法规去主张自身权益。
特别是那些“有身份的人”,出境游遭遇维权纠纷,更应具备这种法治常识与文明意识。
- 五一节后旅游报价大幅下降 出境游产品降幅大
- 出境游,跨国维权岂能成死角
- 香港旅游“宰客”事件频发 业界如何应对多重挑战
- 内地游客赴香港旅游被珠宝店“软禁”2小时受辱
- 香港旅游署要求严肃处理内地游客大巴过夜事件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