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8日讯 一座城市,一种性格。地处浙中的义乌,以“商贸”闻名中外。在商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义乌不失时机地通过持续的整治,经过科学的“清肠洗胃”,让城市健康成长。
尤其近5年来,无论从原先的安全生产,到后来的转型升级;从起初的强势推进到和谐改拆,义乌打了4场硬仗,显现出的从实际出发,科学整改和注重民意的特色,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迪和借鉴。
第一仗:“三合”分离,问责到底
说到城市整治,义乌人至今还忘不了5年前的两场火灾事故。2008年的2月15日,一厂房起火,10人被烧死;5月21日,又一厂房着火,6人被烧死。
两场火灾一个共同特征,都是典型的“三合一”企业,起火后,员工来不及逃生,造成人员重大伤亡。
惨痛的事故,给了义乌人一个深刻的教训,安全生产到了非整治不可之时。
义乌本地人口72万,常住外来人口110多万,每天流动人口20余万。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小商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高度聚集的中小企业,高速运转的人流、物流,随处可见的生产、经营、仓储、住宿“合用”现象,严峻的消防安全把义乌推到了“事故易发”的临界点。
因此,在“千人大会”后,义乌开始以铁的纪律、铁的手腕、铁的决心、铁的措施,打响 “合用”场所整治攻坚战。
在整治中,义乌专门印发了《关于实行安全生产工作事前问责的若干规定》,采用网格化管理的模式,将全市划分成144个责任区,到定人、定位、定责,并作为干部任职晋升的一项重要依据。
据了解,期间对16名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对5名责任人进行党纪立案处理,司法机关依法查处阻碍消防安全整治案件9起,刑事拘留6人,行政拘留10人。
“当时,这样严厉问责的,全国罕见。”义乌“三改办”主任朱国清说,因为那场漂亮的“三合”分离战役,义乌至今未发生3人以上火灾事故,甚至有些年份出现火灾“零”事故。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