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娟:开化县城关镇居民48岁
被照顾对象:视力一级残疾人程东财
我要做丈夫的眼睛
王爱娟只是一个小女子,却有着一颗善良、博大的心。几十年来,她精心照料着盲人丈夫,哪怕困难再多,风雨再大,也不曾改变对丈夫的爱,不曾改变做“丈夫眼睛”的坚定信念。她原是一家美发店的老板,在丈夫办厂时就有业务往来,起初以为程东财高度近视,得知程东财的视力一级残疾后,非但没有离开,还抛开家庭阻力,和他结婚。逢人就说:“小程虽是个盲人,但人品好,我不能嫌弃他,我要做他的眼睛,给他一个美好的未来。”20年来,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每天早上帮他挤好牙膏,打好洗脸水。在丈夫参加北京联合大学针灸推拿专业远程教育时,全力支持为他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衢州市首届“爱心家庭”评选投票须知
5月19日,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为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关爱弱势群体,倡导扶残助残社会风尚,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市文明办、市残联、市妇联联合开展衢州市首届“爱心家庭”评选活动。经各级、各单位推荐,现刊登全市20个“爱心家庭”候选人事迹。候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主办单位将根据投票结果,经公示后,产生10个衢州市首届“爱心家庭”,在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期间进行表彰。欢迎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投票评选。本次将对投票人进行抽奖,设:一等奖2个,奖金1000元;二等奖4个,奖金500元;三等奖10个,奖金300元。中奖名单届时将在《衢州日报》上公布。投票时间为5月9日至5月15日,以邮戳为准。请投票人将投票框沿虚线剪下(复印无效),寄到市评选委员会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残联),通讯地址:衢州市西区盈川西路1号,市残联(注明:市“爱心家庭”评选委员会办公室收),邮编:324000。联系电话:3036629。
用爱心、真心照顾婆婆
在江源村,只要一提起江水莲,大家都交口称赞。江水莲没有上过一天学,但对痴呆婆婆精心看护,用爱呵护着一家人,使这个艰难的小家庭充满和睦、幸福。22岁嫁到婆家,她便没有享受过一天安生的日子。1993年,婆婆双脚受伤,用脚指踮着走路,家中粗活重担江水莲全包了。去年以来婆婆身体每况愈下,患上了老年痴呆、糖尿病等,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与婆婆同床共睡,生怕婆婆冻着,把婆婆的脚夹在自己的胳肢窝下。老人每晚起床小便五六次,瘦弱的她吃力地半搀半抱着婆婆,蹒跚着移动脚步,扶着她上厕所,一不小心,尿便洒到地上、床上、鞋子上,第二天又是不停地洗刷,日子一天一天重复着,江水莲就这样周而复始地用爱心、真心照顾着瘫痪婆婆。
江金兰:常山县天马镇城南小区居民45岁
被照顾对象:肢体二级残疾人祝根荣
这原本是一个幸福之家, 2006年丈夫祝根荣车祸中受了重伤,从而改变了这一家人的命运。面对生活的突然变故,江金兰没有退缩,用爱坚守着这个不幸的家。住院治疗期间,医生多次下达丈夫病危通知书,好姐妹劝江金兰不如趁着年轻,另作打算。夫妻情深的她始终坚信丈夫能站起来。为了救治生死边缘的丈夫,不仅花光家里所有积蓄,还举债十多万,然而丈夫却始终昏迷。为了防止丈夫肌肉萎缩,自学中医推拿。为了唤起丈夫对生的欲望,每天讲从前的甜蜜和美好,日复一日的坚持,奇迹发生了,丈夫突然苏醒了。瘫痪的丈夫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她用手指去抠大便,处处无微不至。四年后,奇迹再次光临,丈夫站起来了。妻子的爱让丈夫获得了新生。
爱唤醒沉睡丈夫
汪光明:柯城区双港街道汪村村民52岁
被照顾对象:视力一级残疾人汪南南
父爱如山
他坚信困难总是暂时的。儿子汪南南12岁时突患重病,按医生说治愈希望不大,但汪光明决不放弃,坚信儿子一定可以治好,他花光了所有积蓄。在杭州住院治疗的一个多月里,汪光明边打工边到医院照顾儿子,走不动路就背着儿子,吃不下饭就喂儿子,衣食住行全伺候。正当生活回归正常之时,14岁的汪南南又不幸被篮球砸中,造成视网膜脱落,成了盲人。为了让儿子有个好的未来,汪光明挤出资金送汪南南去培训推拿技术,学成回衢开了“南南推拿”店。为了还债,任劳任怨、从无怨言,他坚信困难总是暂时的。教育儿子学会坚强、自信、自立,做事要先做人,做人要诚实守信。正是因为有了汪光明的爱心和耐心,才诠释了盲人推拿师汪南南的诚信故事。
严福香:龙游县龙洲街道居民59岁
被照顾对象:肢体一级残疾人严福英
姐妹情深 18载见芳华
妹妹18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姐姐,用情呵护,用坚强的毅力当起姐姐的“脊梁”,诠释了浓浓手足情。姐姐严福英24岁时发高烧造成高位瘫痪,姐夫去世后,严福香就承担起照顾姐姐的重任。一日三餐,大小便,洗衣服,搞卫生,一切都料理得井井有条。她从未抱怨过一句话。夏天,给姐姐买来电扇,冬天,给姐姐铺上电热毯。天天给姐姐洗脚,使姐姐干干净净,心情愉悦,多年来从未感染褥疮。十八年来姐姐的吃、住、穿、洗、医、行等在她和家人无微不至地照顾下,妥妥帖帖。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严福香却做到了多年如一日周到细致地照顾久病姐姐。严福英是不幸的,但有这样爱她呵护她的妹妹,她又是幸运的。
吴月琴:开化县城关镇密赛村村民40岁
被照顾对象:肢体一级残疾人郑永军
“不论富贵还是贫穷,疾病还是健康,不离不弃。”——这是新人婚礼中常常听到的对话场景,然而这更是吴月琴十八年来悉心照顾丈夫的真实写照。1994年,吴月琴经人介绍嫁给了郑永军。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丈夫意外被飞驰的火车辗断了双腿,望着病床上只有“半截”的人,她全身像是掉进了冰窖,冰凉冰凉的。为了生计,吴月琴做起豆腐买卖。每天早早到菜场,将前晚做好的豆腐卖掉,回到家再照顾丈夫起床、吃饭、洗衣服、整理家务,直到夜深才能干完所有的活。整整18年,日复一日,吴月琴从没有半句怨言。现在,雇了9个帮工,每天要做1000斤豆子的豆腐,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她的辛勤劳动,使一家人过上了小康幸福生活。
不论富贵还是贫穷,疾病还是健康,不离不弃
周兰芳:江山市南门社区居民56岁
被照顾对象:肢体一级残疾人毛小来
用一生诠释母爱
“儿子是不幸的,我要用一生来照顾他。”凭着这个信念,周兰芳用真心和真情诠释伟大的母爱。幸福的家庭总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周兰芳一家二人残疾。难产使儿子一落地便成肢体残疾,婆婆又是痴呆。坚强的周兰芳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起早贪黑,悉心照料儿子和婆婆。为了儿子的康复,天天带着儿子在小区里练习;为了儿子学习,当起了专职教师,教会儿子下棋;为了防止儿子四肢萎缩,自学成为保健师。付出总有回报,现在,儿子能说话,能认字,能上网。婆婆的病让周兰芳操碎心,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照顾婆婆,每天细心服侍她的生活起居。为了能有钱给婆婆看病,在家里开起了小制衣店,一有时间就趴在缝纫机上赶活。
郑金莲:柯城区石梁镇黄茶村村民65岁
被照顾对象:精神二级残疾人华小云
弱女子撑起多残的家
郑金莲体弱多病,她拖着病体,数十年如一日、不厌其烦,耐心地照顾着家中残疾的儿子和丈夫,受到村里邻居们的赞赏,都说没有她,这个家就没了。丈夫华长明患胃癌术后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儿子华小云精神残疾,患病数十年。每天清晨五点钟,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的时候,她就早早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给丈夫洗脸,翻身、接大小便、换裤子、喂丈夫吃饭;服侍儿子起床、吃早饭、吃药。到田里种菜、摘菜、忙农活,里里外外全她一人操持,每天累得连腰都直不起。丈夫的病、儿子的病到医院多次治疗,病情不见好转,使家里一贫如洗,还欠5万多元债,生活压得她透不过气,但她任劳任怨,坚强面对,用弱小的身躯支撑起多残的家。
郑云仙:开化县城关镇上溪村村民33岁
被照顾对象:肢体二级残疾人谢根土
无悔的选择
纯朴善良的郑云仙被本村一位患有小儿麻痹症的重度残疾人谢根土的自强精神深深打动,不顾父母的坚决反对,嫁给了残疾人。谢根土3岁时患了小儿麻痹症,留下严重后遗症,成了肢体二级残疾人。14岁那年,在县城摆补鞋摊,从家里到县城需要一个多小时,行动不便的他用左膝盖走路,不知跌倒过多少次。磨破了皮,他咬牙忍痛。流出了血,他不吭声。日子久了,结了厚厚的老茧。因补鞋服务周到,生意一直很好,自己能养活自己。他的自强精神深深打动了漂亮女孩郑云仙的心。女儿的降生,生活压力增大,妻子鼓励丈夫学习锁艺,之后在县城开了一家特色小店——望灵锁行。因为技术精,居民热情地称呼他“锁王谢师傅”。丈夫成功了,她笑了。
郑敬贵:黄家街道下卢村村民49岁
被照顾对象:肢体一级残疾人孙城内娜
儿子、媳妇们照料瘫痪婆婆长达17年
郑敬贵、吴爱兰,郑有才、张菜香,郑有根、王耀凤,这三对兄弟妯娌用17年如一日的细心照顾演绎着一曲久病床前有孝子的大爱之歌。母亲孙城内娜老人,现已90岁高龄。身患多种残疾:耳聋、眼睛近乎失明,瘫痪在床。她很不幸,因17年前的一场疾病让她永久瘫痪在床,吃饭要靠人喂,上厕所要靠人扶,洗澡要靠人帮;她又很幸运,17年来,她的三个儿子儿媳从不抱怨,从不推诿,轮流照顾着老人,白天给她端茶送饭,晚上服侍她起夜如厕,从不间断。老人卧床17年,却从来没有生过褥疮。17年的风风雨雨,没有改变老人三个儿子儿媳的孝心。每一天,为了能让老人得到良好的照顾,他们都重复着同样的事情。老人的生命依然脆弱,但儿子儿媳的真诚坚如磐石。
张孝琴:龙游湖镇溪底杜岩底自然村村民73岁
被照顾对象:肢体一级残疾人王元棠,二级智力残疾人王文祥。
不离不弃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推着瘫痪的老伴,进行康复锻炼……这一幕几乎每天都在湖镇镇溪底杜岩底村出现,让很多人为之感动。这位老人叫张孝琴。1965年大儿子王文祥出生时患有先天性大脑发育不良,成了智力残疾人。此后的几年两个女儿和小儿子相继出生。家里又增添了3口人吃饭。增加了家里负担。不幸的是,让张孝琴万万没有想到灾难正一步步向这一家人逼近,作为一家之主王元棠的双腿不知什么原因不听使唤,行动越来越不方便,直到瘫痪在床,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一家大小6口人全靠张孝琴一人维持生活,泪水、辛酸时刻相伴。农村责任田分配到户,她既要种田又要持家。为了这个家,她自立自强,勤劳俭朴,忍辱负重,吃了不少苦,落下一身病,硬是咬着牙坚强地生活下来。一个柔弱女人,几十年如一日,无声地践行了对家人的爱,对家的责任,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
柳素红:龙游县大街乡大街村村民50岁
被照顾对象:肢体一级残疾人唐立新
坚守着那份爱
一场意外事故,使丈夫瘫痪在床。面对突如其来的命运“暴风雨”,柳素红选择了坚守,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在13年的时光里,用她的辛勤劳动和全心付出,照顾好老人,培养好小孩,撑起一个完整的家。1999年在外打井的丈夫唐立新钻机时,钻机平台意外倒塌,两三百斤的铁架子直接压在身上,丈夫高位截瘫。从此,为了这个家,柳素红起早贪黑,像时钟一样不停劳作。天还没亮就起床忙地里的活,忙完回家服侍丈夫洗脸,擦身,换衣服,料理大小便。每天她坚持给丈夫做伸张运动,促使血液循环,防止萎缩。夜深了,神经的痛楚犹如蚂蚁在撕咬着丈夫肉体时,丈夫的呻吟声常常惊醒睡梦中的她,为缓减丈夫的疼痛,她细心抚摸丈夫的双脚,直到丈夫进入梦乡。
徐建英:衢江区康复学校校长42岁
被照顾对象:120位智障儿童
爱的暖流
徐建英在生活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自筹资金创办衢江区康复学校。几年来,帮助120多名智障儿童接受康复训练,通过训练有8人上小学,有68人学会生活自理,有7人上幼儿园,有6名重度残疾儿童学会走路。她勤俭办校,为了减少学校经费开支,说服父母来校当义工。丈夫对她工作很支持,利用双休日为学校修修补补。他用朴素的语言对妻子说:“因为要上班我没有太多时间帮你,但在经济上会支持你,没有钱帮你借。只要能帮到那些孩子就好。”就这样,全家人为智障儿童默默奉献爱心。不仅如此,为减轻智障孩子家庭经济困难,给低保和贫困家庭减免学费,2010年为26个学生减免了学费。他们的爱心举动,温暖了120名智障儿童的心灵,温暖了衢江大地。
徐史德:江山双塔街道周家青社区居民47岁
被照顾对象:肢体一级残疾人郑卓娟
身残志坚写人生
徐史德本人是三级肢残,妻子郑卓娟从小患有成骨不全症,靠双拐支撑。结婚20多年来,夫妻俩互相扶持照顾,身残志坚,绘就不凡人生。由于妻子失去劳动能力,每天的家务活由徐史德操持。他不但照顾妻子起床、洗漱,做饭、洗碗、洗衣服等,还帮妻子洗头,剪头发,处处洋溢着恩爱。妻子有缝补的手艺,他支持妻子免费为邻居缝补衣服。2008年,他又支持妻子向浙江大学医学院提出申请,要求遗体捐献给医学院,作为成骨不全症的研究样本。徐史德本人每年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从2007年至今已献血2100ml。2012年儿子通过市事业单位招考,被市安监局录取,工作当周,他的妻子便主动要求撤销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她说:“现在儿子参加工作了,应当将这低保名额让给更需要帮助的人。”
徐爱花:常山县天马镇麦坞村村民45岁
被照顾对象:肢体一级残疾人傅小华
人间真情
一场意外事故致使丈夫双腿重度残疾。面对瘫痪丈夫,三十九岁的徐爱花选择了坚强面对,顶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压力,痴情守护在丈夫身边,谱写人间真情。2005年丈夫承包了一幢外墙粉刷的泥工活,因脚手架松开,重重摔下,落下了下半身瘫痪。从此,徐爱花开始了漫长艰难的生活,繁重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她瘦弱的双肩上,天未亮,起床做饭,洗衣,为丈夫洗脸、按摩、擦身,每遇丈夫大便难排时,不顾肮脏用手去掏,干完家务活,干农活。山村的冬天寒气逼人,大家在温暖的被窝里熟睡时,徐爱花每隔两小时要给丈夫翻一次身,七年来,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
黄久凤:江山市峡口镇峡南村村民60岁
被照顾对象:听力、言语一级残疾人毛哑巴子
超越血缘的亲情
黄久凤7年如一日悉心服侍病瘫又聋哑的年迈婆婆,诠释了人间超越血缘的大爱之情。她善待婆婆,孝敬老人,得到了村民的交口称赞。人们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而黄久凤的婆婆是个哑巴。为了照顾好老人,狠下功夫,破解了婆婆“咿咿呀呀”的“密码”。至今,从未跟婆婆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婆婆年老后,她孝顺有加,时刻关心婆婆的冷暖。常年卧床的婆婆常发脾气,乱摔东西,但她从不计较。烧好饭菜,自己没吃就给婆婆先送去;给婆婆勤换洗衣服、被子,房间收拾得干净整齐,闻不到异味;婆婆想吃什么,她及时买回孝敬婆婆。
童利云:东港街道野鸭垅村坞垅坑村民42岁
被照顾对象:听力二级残疾人吴婧如
童利云的苦与乐
女儿2岁时,经医生诊断为先天性听力障碍。聋哑女儿的健康快乐成长牵动着父亲的心,为此,童利云付出了比常人多百倍的努力。为了女儿能过上正常人生活,童利云把女儿带到杭州,一边照顾女儿的日常生活,一边打工筹钱,送女儿到浙江省聋儿康复中心接受听力语言训练。经过8年的训练,女儿学会发音,虽然不是很清晰,但能简单交流。在8年多时间里,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为了多挣点钱,童利云从来没有休息日,辛苦劳作。发现女儿喜欢舞蹈,在经济很困难的情况下,省吃俭用送女儿到舞蹈培训班学习。2012年在上海举办的邱艳杯拉丁舞比赛中女儿荣获第一名的成绩,今年暑期还将参加韩国舞蹈比赛。
虞秀兰:巨化集团公司新联公司职工48岁
被照顾对象:肢体一级残疾人吴建良
笑着面对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是与你一起慢慢变老。”如果你身边的亲人瘫痪在床,你还能做到这句誓言吗?新联公司一位普通的女工虞秀兰,17年来,细心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不离不弃,对她来说,这是一个妻子的坚守。17年前丈夫遭遇一场车祸,使这个原本幸福的小家庭一下子陷入困境。虞秀兰在困难面前没有低头,细心照顾丈夫,照顾年迈的婆婆和幼小的女儿。上班前,把热腾腾的早饭,热水摆放在丈夫床头。每天给丈夫翻身,换洗,按摩。还要照顾居住在农村的婆婆及幼小的女儿。17年来不离不弃,她的事迹感动身边的人,感动巨化人。
黎献珍:柯城区新新街道居民43岁
被照顾对象:视力一级残疾人夏高旺
多为别人想想
邻居们夸黎献珍是个好母亲,又是个好女儿,更是个好妻子。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盲人丈夫夏高旺。丈夫是个盲人,又身患糖尿病。黎献珍每天早晨扶他到公园锻炼,风雨无阻。饮食方面,因丈夫不能吃稀饭,她陪他吃干饭糙米,处处精心呵护,如今丈夫血糖正常,身体强壮。学习上,丈夫爱看盲人书,她便用汉文和他陪读,顾客看了很感动,写在博客上,被《衢州日报》刊登。黎献珍对丈夫关爱有加,对他人热情帮助,当她看到《衢州晚报》上“诚信盲人推拿师——汪南南”患病的消息,便设法联系19家盲人推拿店爱心接力。
薛海香:衢江上方镇新京村村民43岁
被照顾对象:肢体一级残疾人薛平
情深似海——不是母亲,胜似母亲
都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总是默默地付出,永远不求任何回报。薛海香,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世界上还有一种爱,不是母爱,胜似母爱。2010年侄儿薛平因一场车祸造成高位截瘫。侄儿没有母亲,父亲身患肺结核,没有劳动能力,还有一个年仅6岁女儿,残酷的现实生活让薛平几次欲轻生。这个时候,薛海香毅然把侄儿接到家中,承担起照顾侄儿子父女俩的双重重担。照顾一个高位截瘫病人的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不仅端水送茶、翻身擦背,更要抠屎接尿,全天24小时服侍。多年来,薛海香像亲生母亲一样照料着侄儿及其年幼的孩子。
衢州市首届“爱心家庭”评选投票框
注:投票时用钢笔、碳素笔或圆珠笔对候选人对应投票框的数字下方打“√”,少于等于10人的为有效票,一个身份证号码限投票一张。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