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以传统抓阄方式取得自己日后代代生活的宅基地。
抓到阄后,在村监会监督下,村民欣喜地在村小区规划图上标注自己名字,按上手印。
75岁的村民洪忠耀正羡慕地俯瞰窗外邻村新建的小区,侄儿洪喜国说:“我们陈洪村小区的明天也和这一个样。”
中标得到热门宅基地的村民喜滋滋地填写宅基地安置协议书。
热门街面屋基实行“明标明投”,村民公平、公开竞争取得。
陈洪村村民在选择未来家园的样图。
5月8日,台州市椒江区下陈街道陈洪村的村民,将收集来的50张新房样图陈列在村部,热烈地讨论着他们未来新居的样子。
就在上月底,数百位村民通过“抓阄”方式全部拿到了期盼了15年的宅基地。“每亩宅基地只需支付八千元,与他们原来担忧的20万元相差太悬殊,真是喜出望外。”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邱来法说,“是三改一拆让村民的愿望得以顺利实现。”
陈洪村有1700位村民,分11个自然村,机场路穿村而过。由于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该村已有15年没有审批过宅基,三代同堂、违法建房等现象相当普遍,村民为合法拥有一间宅基地盖新房苦苦等候,盼了一年又一年。
去年5月7日,刚调任下陈街道上班才8天的纪工委书记郑雪梅就被一群情绪激动的上访村民拦住,其中一位村民哭着诉说自家的女儿因宅基地未落实要跳河。原来,他的女儿和椒江另一街道的小伙子早有婚约,熬到30岁了,男方等着分屋基催她结婚,但如果女方迁出户口,女方父母家就少一间屋基,父母要她再等等,姑娘左右为难,逼急了就说要跳河。郑雪梅找来驻村干部了解问题症结后,当场答应一年内帮助解决宅基地。
承诺容易解决难。在村里调研时,郑雪梅发现急需宅基地的农户有一大批。而村里矛盾错综复杂,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违章建筑拆不了,规划无法实施;二是生产队不同意地调地,征地建房要每亩20万元,村民吃不消;三是一些遗留问题未解决,村民不信任干部,担心自己吃亏,什么方案也不答应。
“对症下药,先拆违章建筑,取信于民。”郑雪梅说,“作为驻片片长,我当时只想让村民看到希望,再静下心来谈具体方案。”通过驻片驻村干部一系列的协商,今年初开始,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下,大家齐心协力,先后清理拆迁了该村的养鸭场、养鸡场、养猪场、石子场等各类违章建筑20余处,也拆除了应拆未拆的企业厂房,腾出了可建用地60亩。这60亩地可为村民提供宅基地241间。“申请宅基地的村民有215户,每户分配后还多出26间宅基地。”副片长章辉对工作成果非常满意。
第二步是地调地。因为规划集中在部分生产组,其他生产组的村民要进来建房,必须买地,参照其他街道“行情”每亩开价20万元,村民负担不了,而且不合法。“只有地调地才是正道,只好逐个生产队做工作。”副片长徐德文说起调地的事还很委屈,“有的队当面同意了,回到村里就反悔了;有的队长同意了,村民不同意;有的队自己同意了,却挑拨其他队反对,反反复复,来来去去,全靠驻片驻村干部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做工作。”
规划用地调整好后,如何把宅基地公平、公正地分配下去又是一个艰巨任务。分配方案通过酝酿、讨论,再酝酿、再讨论,上上下下几十个回合,广泛听取村民意见,仍有少数村民心存疑虑。“为消除疑虑,实施方案决定全部公开、全程公开,由村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驻村干部陈建华说,“1000双眼睛同时盯着还不行吗?”最后,对村民热议的22间宅基地在全村村民中进行“明标明投”,所得款项用于新村公共设施建设,让全体村民共同受益。其余193间宅基地全部以传统的“抓阄”方式分配,村“两委”领导也不例外。通过两天操作,陈洪村215户家庭的宅基地全部得到落实,村民开始选择房屋式样。
在新房效果图上,标注着陈洪新村占地面积70亩,由69栋小康楼和18栋排屋组成,小桥、流水、绿地、健身场点缀其中,像城里的住宅小区一样漂亮。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