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纳新善言,语速快思路也快。
“全中国4个烟囱中,就有1个使用了聚光的检测产品。最近曝光的用剧毒农药‘神农丹’种生姜事件,通过我们的分析仪器,可以快捷地把成分检测出来。”
这位聚光科技的CEO说起公司新的研究方向,说起最近读到的新闻,说起一手创立的海邦人才基金,意气风发,一如他来到这座城市的样子。
当年轻人开始每天在微博上关注大气监测数据,当水质、土壤、食品检测成为搜索热门信息时,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环境检测分析设备提供商,迈过成长的第十一个年头。
创业三年零工资
2002年,“海归”姚纳新来到杭州,开始白手起家。
北京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毕业,美国伯克利大学生物工程硕士,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除了一份闪光的简历,他的行李袋中还装着激情和勇气。
“整整两年时间,一直在做产品的研发。当初,我们的项目很多的投资人看不懂,找银行贷款又被拒之门外,整个公司只是靠最初的天使资金支撑,我和另一创始人王健三年没拿过一分钱工资。最艰难的时候,我需要跟朋友借钱来发工资。”
如今的聚光科技被业界称为“海归”创业成功典范,姚纳新坦言,创业之初,有许多咬着牙坚持的时刻。
十年来,姚纳新独具慧眼,专注于环保和安全监测领域,聚光科技变得越来越夺目——紫外气体分析仪表全球出货量第一,激光气体分析仪表全球出货量第一,烟气监测在线分析仪器国内出货量第一,冶金气体分析行业国内第一……聚光科技占据了国内高端分析仪器仪表行业的头把交椅。
2011年4月,荣登《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榜”两年后,聚光科技在创业板上市,拥有上千员工,每年利税近亿元。姚纳新预计, “十二五”期间将实现年销售额30亿元人民币。
不断创新的人
姚纳新有许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作为一个首席执行官,创业十年来,他传播聚光科技的理念,却没有签过一份订单合同。
他希望聚光科技是一家中国的西门子,有着出色的运作体制和机制,而自己更像是一个掌握航线的“舵手”。
最近,聚光科技收购了荷兰BB公司,提升环境监测领域高端市场能力。此前,聚光科技通过并购实现了高速增长,短短8年销售收入增长超过50倍。
“母校北京大学教会了我一件事,心忧天下有大局观。对一个企业家来说,最讲究的是“vision”(视野、眼光),拥有国际视野,眼界高,目标才会大,规划才能大气。”
姚纳新有眼光,亦善于创新。
十年来,聚光科技拥有200多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两次问鼎中国科技界最高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激光气体分析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最高水平,制定了该领域的国际标准。
“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突破、一次发明,更是一种理念,思想意识的突破。”
姚纳新至今保持着每个月攻下一本厚书的习惯,他阅读大量新闻,不玩游戏,也很少看电视娱乐。
做企业要经得起“熬”
2011年1月9日,海邦人才基金正式成立。
这是全国第一只以“成功老海归帮扶新海归”为主题的风险投资基金,姚纳新的另一个战场。
“老海归们有钱有经验,新海归有技术有想法,不如一起合作。一方面为回国创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引进海外先进技术、公司和人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姚纳新说,聚光科技成功之后,有很多想创业的新海归找到他,希望提供创业指导及启动资金,于是海邦问世。
目前,这支运行两年多的基金吸引了包括全球知名化学家彭笑刚教授、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这样的大佬。基金一期已正式投资项目12个,实际投资金额约1.7亿元,同时吸引社会资本跟进投资3亿元。目前,管理资产规模已迅速增长到10亿元。
如今的姚纳新多了老师的身份,他担任浙江大学的创业导师,去党校为政府官员讲课,也经常会跟新海归们聊天。
“我经常跟留学生们说,做企业要经得住‘熬’。你们有最出色的技术,最优秀的团队,只要认准了目标,一定要沉下去,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咬牙坚持住。”
姚纳新一字一顿地说,坚持别人所不能坚持的,有什么理由不成功呢?
- 500公斤毒生姜昨销毁 杭州实行24小时不间断检测
- 萧山开发区打造创新平台 中以科创社区落户杭州
- 记者直击杭州生姜检测流程 生姜上市要闯两关
- 福布斯封面人物“90后”季逸超对话杭州创业者
- 五百公斤"毒生姜"流入杭城 "涕灭威"超标10倍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