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河姆渡遗址被偶然发现。
“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能够生产黑陶、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高于地面,具有较好的通风、防潮功能,还可以防御猛兽虫蛇的侵害。”这是初一的《历史与社会》课本上,介绍河姆渡的内容。
40年过去,学者们对这群生活在5000到7000年前的古老人类有了什么样的新认知?
5月10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姚市委宣传部举行了“七千年河姆渡、四十年发现路”通报会。考古专家重点展示了2012年田螺山发掘成果,其中礼仪性大房子、双鸟木雕神器、独木梯、象纹雕刻木板、木豆形器、木剑等一批珍贵遗存,是四十年来河姆渡文化考古的首次发现,打开了远古江南最清幽的一扇时空之窗……
让我们通过一个河姆渡人的自述,穿越回几千年前,看看他们的生活。
距今5000到7000年前,我们河姆渡人生活在这个现在叫田螺山的地方,这个地方,在地球上经纬度是北纬30°、东经120°附近。
北纬30°,是地球上很神奇的地带: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大西洋的“百慕大三角区”、古埃及的金字塔群、中美洲的玛雅文明遗址,以及中国的神农架、三星堆,都分布在北纬30°线上。
那时候,生活在田螺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很少的稻田和水鸟、很多出没的猛兽。海水没有现在几十公里这么远,距离村子一箭之遥。
5000多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生活过的地方被发现了。
来了很多专家,有考古的、民俗的、地理的、气象的专家,甚至有研究动植物、土壤学、水文学等专业领域的顶尖权威。数十号工人晴雨不息,手挖肩挑,把一担担泥土细细过滤。
这么多的人,像淘金一样,寻找我的蛛丝马迹,想拼凑出5000多年前生活图景。
那么,还是让我来亲口告诉你们,关于那个年代的很多趣事。
平均寿命30岁左右
这里繁衍生活了一百多代人
我们村庄在一个丘陵环抱的地方。为什么把家安在这个地方?
那时候的生存环境处在剧烈的变化中,生活既有你们无法体会的丰富多彩、淳朴自然的一面,但也时刻有野兽侵害、伤病难治的危机。
我们住不惯平原,因为四周太过开阔无所遮拦;我们也不能住丘陵深山,因为林密兽猛。
我们对栖息地的选择很独特:四周是丘陵,分别是五座小山,最高的海拔才70米,便于不费力就能登高望远、采集狩猎。这就是你们今天的鸡鸣山、乌龟山等山脉。
其实田螺山,就是宁绍平原边缘的一个小盆地,像你们今天的人一样,喜欢把一个个村镇,建在诸暨、绍兴、奉化等地的一个个小盆地。
用今天的学术观点讲,这叫“环境的多样性”,对生活有很大的便利。
事实证明我们很有先见之明:从我奶奶的奶奶之前很多年算起,我们在这里生活了两千多年。
因为疾病、水灾、猛兽等自然灾害的侵袭,我们的平均寿命是30岁左右,这相当于你们现在的六七十岁。很高寿的大概活到50岁,相当于今天的百岁寿星。
我们不到20年成长一代人,这样算来,我们在这里生活了整整一百多代人。
这里四周丘陵遮蔽,既邻近大海,也紧靠河湖溪流,生存着比现在多得多的动物。我们还尝试着耕种田地,收获稻米和果蔬。
我们在这个小盆地里,安然生活了很多年。直到距今5千多年前,“桑田”变成了沧海。
因为平均寿命不高,因此,在我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祖辈想活着看到儿孙、父母要看到儿子长大成人,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我的成长,也充满了艰险:随时可能病死、饿死或者被野兽吃掉。
那时候,因为外界这些因素太不可抗拒,因此村落里青少年死亡,是一件稀松平常事。
这些兄弟姐妹不幸死后,大人们会在房屋周围或村庄里,挑一块空地,找一个浅坑草草掩埋。
这就是今天在田螺山遗址,发现了很多青少年遗骸的缘故。
我们没有家庭
很多人都住在同一排房子里
不像你们今天的家,都是三口一家幸福窝。在河姆渡时代,没有家庭的概念。
我对童年的印象,是一排大房子,房子里有很多大人同时居住。
从我们记事起,村庄最美的地方,是种着几丛绿茶树的地方。每年春季,这些茶树把我们的住所装点得生机盎然。
除了观赏,这些茶树上的叶子还能治病和泡水喝,大人们劳动累了,用它泡的水会是一种解困提神的爽口饮料。
村庄外太过险恶,我们的村庄,周围环绕着一人高的木栅栏寨墙。
一个人在河姆渡,根本无法独善其身。因此,我们结成了以村为家的集体生活方式。
大人们要外出,都必须结伙行动。
我稍大以后,就开始和大人们一起劳作。村庄的唯一出口,是个交通咽喉:村庄的寨墙四周环水,出口处,架着一座独木桥。
不像你们今天的桥,独木桥就是一棵被砍倒的大树,架搭在村口的小河上。
踩着大树进进出出,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晚上,小孩们就和十多个大人挤在每一排房子里。
我们很早就有了木匠
聪明的祖先发明了“空中房子”
说到住的问题,你可能很好奇我们住什么房子?
假如你看过田螺山遗址,那可要对我们刮目相看了:不要以为我们建造的只是简单的茅草屋,其实考究得很呢!
假如你喜欢旅游,到过云贵高原的少数民族寨落,会对吊脚楼印象深刻吧?
对!我们差不多就是住的这样的房子:房屋用一排排木桩和大木柱支撑起来。
吊脚楼只是半干栏式建筑,我们的建筑,是地板下都架空的干栏式建筑。
为什么要造这样的建筑?专家到西双版纳考察过,那里的人解释说“是为了防止毒虫猛兽入室害人。”
我们造这样的“空中房子”,差不多也是这个想法。
在我出生很多很多年前,河姆渡临近湖沼,十分潮湿,山上的毒蛇、蜈蚣、猛兽,使村落造成很大伤亡。
不知道是哪个英明的祖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让小伙子们砍现成的大树作架子,捆上木排,搭起顶篷,修成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大家吃饭睡觉都在上面。
从此,再也不怕毒蛇猛兽的袭击了,还可脱离潮湿的地面。我们聪明吧!
要造这样的房子,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看看今天出土的干栏式建筑,多是方形的大木桩。方柱比起圆木桩,毒蛇猛兽更难以爬上。
有些方柱很粗,一个人都难以用双手合围,四四方方非常有规则。
我们的工具斧头、锛、凿子大多是用石头磨制,凿子用动物长骨制作。这样的工具,要砍下合围粗细的大树,很有挑战性。
考古人员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一棵十余厘米直径的小树,用石斧进行连续不断的砍伐,大约需要十余分钟才能砍断。
想象一下:我们河姆渡人建造一幢干栏式长屋,需木材数百立方米,这么多的木材,靠石斧来砍伐,劳动的艰巨不难想象!
砍下大树后,加工成很规则的方柱,除了费力气不说,还要很娴熟的木工技艺才行。
对我们的建筑水平,现在的专家这样评价:如此巨大的方柱出土,为国内史前考古所罕见。其完整性和规模程度,在中国新石器文化大家庭中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会煮食“八宝粥”
捕捉最爱吃的甲鱼来滋补身体
民以食为天!你一定会好奇:我们那个时候吃什么,怎么吃?
那么,我来讲讲我们的菜谱。
今天的遗址里,你可以发现大量稻谷、黑色炭化米,甚至在我们的陶罐中还发现了没吃完的锅巴。
不过,对我们来讲,天天吃米饭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我们那时候稻谷产量低,还是单季稻,米粒比较瘦长。
按照专家的推算,当时稻谷亩产仅仅100多斤,我们种植了上百亩,但村落生活了近200人,大家都要张口吃饭。
一个成人要填饱肚子,每年起码需要近400斤的稻谷,但这么多稻谷磨成米,大约只有250斤至280斤。
那时稻谷是很珍贵的粮食!天天煮米饭,是一种奢望。
米饭不够吃,我们就外出采集野果、蔬菜。
今天田螺山周围的野果很丰富:山上的野生柿子、桃子、黄梅、橡子,水里生长的芡实、菱角、莲子,都是我们的主食。
这些野果豆类,我们会掺杂在粥中吃,相当于你们现在的“八宝粥”。
除了种稻米摘果子,我们还打鱼打猎。当时的食谱构成:稻米、采集果实和渔猎动物,各占三分之一左右。
捕食的动物,有梅花鹿、水鹿、麋鹿。吃完鹿肉,骨骼留下有大用,来制作发簪或渔叉。
村落周围湖泊、沼泽很多,还有古海湾,抓鱼很方便。
从今天出土的大量骨骼中,你还可以见到甲鱼壳很多,最大的甲鱼,能达到3斤多。
这些甲鱼既美味又滋补,是我们食谱中的最爱。
饥荒年代,我们在村落挖出储藏室,采集大量橡子果实储藏,味道不美味,但绝对管饱。
我们只知道妈妈不知道爸爸
日子虽然艰辛,但我们的史前生活也不乏浪漫。
我们的村落有个死规矩:成员之间不允许发生关系。
我们祖先在新石器初期就发现:血缘关系太近不利于孩子生长。
好在大家住在一排房子里,可以互相监督。但繁衍下一代怎么办?
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我们这个年代实行的是群婚制,也叫族外婚。当我长成青少年的时候,我会和同伴们约好,到村落临近的氏族部落去。
大家喜欢上哪个女孩,就会悄悄潜入她家。大家日暮而聚,晨晓而归,暮来晨去,这样的方式,类似于你们今天摩梭人和阿佤族的“走婚”。
其实严格来说,那时没有结婚这一说法。
生下来的孩子,就留在女孩所在的部落,丰富这个部落的人口。
因此,我们都只知道妈妈,不知爸爸。
同样,我们村的女孩,也会和其他部落喜欢的男孩约会。
约会的时候,氏族里德高望重的妈妈或老祖母,会提前下达规矩:不许干扰、不许偷窥,让女孩和几个男孩放心约会。
村落成员甚至会特意腾出一个大房子,为他们的约会提供方便。
我们的年代,女人的社会地位绝对是母尊女贵,没有任何歧视女人的风俗习惯。
崇拜鸟儿能自由自在地飞翔
我们生活在7000年到5000年前的杭州湾南岸,那个时候,田螺山一带气候温暖湿润,万鸟与梦飞翔,很像你们今天美丽的西双版纳。
假如看过河姆渡的双鸟朝日、田螺山最新出土的双鸟木雕器,你会不难理解:在久远的时代,我们就有了自己的信仰。
我们很崇拜鸟儿,因为它能自由自在地飞翔,就像你们对外星生命的好奇一样。
我这一辈子,虽然辛劳倒也安逸。像很多族人一样,30岁那年,我就死了。
死去后,族人们把我埋到村落外一个安静的地方。
我的村落人丁兴旺,面积其实很大,足足有三万多平方米。
你们今天所发现的,仅仅是很小一部分,大约只有1/20。
你们下一代人会看到我的完整的村落,也会找到我埋骨的角落。
在很多很多年后
我们像鸟儿一样飞走了
在田螺山这个小盆地里,我们安逸生活了很多年。
后来,给你们留下了一个不解之谜:我们像崇拜的鸟儿一样飞走了。到哪里去了?
从现在的田螺山遗址可以发现,我们的村落曾被洪水侵袭过。
专家们猜想,距今5000多年前,海水侵袭,我们的房子进水了,有一米多深。
这样的高度,足以对我们的生存造成毁灭性灾难!从此背井离乡。
我们究竟去了哪里?
浙江大学陈桥驿教授研究后说,良渚文化是余姚河姆渡文化的继承者!
他认为,距今5000多年前,山(阴)会(稽)平原被海浸成为浅海,我们被迫南退入会稽山,也有西去太湖流域的,成为良渚文化的创造者。
也有专家这样认为,我们当中的一部分人,跑到了地势稍高的海涂边“钓鱼”,成了渔民。
还有一部分人,沿着东南沿海一路浪迹,到浙东、到今天的福建,甚至漂泊过了海峡。
我们掌握了造船技术,把独木舟连成大船,渡过海峡,来到一个大岛屿上,从此繁衍生息。
今天,你们在台湾岛上,会找到和6000多年前相似的陶器、石器和干栏式建筑,依稀可见我们的影子。
还有一些浪漫的考古学家说,我们飞得比鸟儿更远,扬帆远航渡过了海洋!
如果在太平洋某个岛屿上,对岛屿上的人进行DNA测试后,找到我们的基因,大家也不要感到很奇怪。
- 义乌发现一处新石器遗址 比河姆渡还早2000年
- 义乌发现新石器遗址 比河姆渡遗址还早约2000年
- 宁波河姆渡农博会将于1月25日在余姚开幕
- 老师面塑河姆渡先人生活场景 网友大呼巧夺天工
- 余姚古乍线河姆渡段工程建成并正式通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