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时间,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2011年3月24日,临海市政府办公会议确定双桥村地块150亩为公共租赁房地块,并在其中划出首期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这一决定,拉开了临海市公共租赁房建设的大幕。
作为项目前期联系人之一,陈引奭从接到任务开始,就坚持记录工作的进度情况。
时隔两年多,重新翻看这份工作日志,仍能感受到项目前期推进的艰辛:2011年4月6日,在11楼会议室,发改、财政、纪委、招投标、代理等单位就加快项目落实进行讨论;7月8日上午7点,带村民会同驻村干部到双桥清点苗木,共计桂花、茶花1100多株,樟树22株;9月28日,签订施工合同;围墙设计并联系预算;现场联系接电;通知各相关单位,明天下午到现场开工……
前期准备工作涉及土地政策处理、施工设计、规划编制和评审等多个环节,正常情况下没有一年半不可能完成。双桥村又是个大村,还是杨梅产地,土地政策处理难度很大。各相关部门纷纷为项目开出绿色通道,实行并联审批,5月份就完成方案评审。
工程首次进场作业,有个戏剧性的开头。7月初,土地政策处理基本完成,距离要求的开工时限也只剩两个多月,相关单位准备进村实施地质勘探,被村民阻挠。7月6日,经驻村干部、村委会主任等多次协调,街道租调了一辆吊车,通过50米长吊臂把钻机吊至施工现场。
“钻探机位原是块废弃的橘园地,机器要架起来,得先把死掉的橘树清除干净。几十个村民围在边上看,我们都不敢动。”陈引奭回忆,时任大洋街道城建办主任王吕成与双桥村村委会主任跳下田埂,抡起柴刀带头砍树。大家这才如梦初醒,一齐动手清理,终于在建设地块西北角打下了第一个钻探孔。
“跟街道干部比起来,我们这点苦都不算苦,他们才是没日没夜地工作。”陈引奭说,2011年9月29日,下着倾盆大雨,各相关部门到场准备开工。时任大洋街道政协联络处主任戴世忠浑身湿透,在指挥现场项目推进。项目总算是如期开工了,戴世忠也累倒住进了医院。
几近苛刻的“民心工程”
5月10日中午11时35分,记者来到临海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登录该站的工地可视化管理系统,当了一回“监工”。通过鼠标控制,几公里外的施工现场,安装在高空的球面云镜就能进行随意旋转、缩放,监控画面中,甚至绑扎的钢筋数量、接头情况都清晰可辨。
“通过可视化管理系统,不仅可以了解到现场的施工进度,还能远程监控现场的生产操作过程,监控记录现场材料的管理使用情况。”工作人员介绍,即便是桩基施工、钢筋处理这样的“隐蔽工程”,通过监控设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一旦观测到问题,他们就会及时督促工地整改。
每周按时召开工程例会,买考勤机让“五大员”(资料员、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指纹打卡,带电子秤到工地抽查“瘦身钢筋”……对待这样一项“民心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几近苛刻。
“监管过程中,我们对于工程基础处理非常重视,光政策处理加上桩基施工就用了将近10个月。”质监站站长叶青介绍,因项目地块位于山边,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打桩过程中一发现异常就立即停下来,前前后后补钻就有四五次。
“一期工程有栋房子,南北进深12米,但是我们检测发现持力层差了6米。打个比方,好像房子建在一个小山坡上。”叶青说,质监站当即提高了安全系数,重新判定持力层方向,并要求施工方慎重补钻,部分桩基直接嵌入硬质岩层。
按照一般标准,桩基受极限承载力下沉4公分以内则符合标准,经检测,一期工程桩基下沉均不超过2公分,安装非常理想。
钢筋笼浇筑同样是“隐蔽工程”,地下泥土容易托举钢筋上浮,超出地面的钢筋又要切割掉,钢筋长度合格与否,只能在施工单位的书面记录上看。在公共租赁房项目建设过程中,临海质监站随机抽查部分桩基,通过钻孔将磁法仪深入地下进行检测。
“一般情况下没有这个要求,我们考虑在基础底板施工之前,万一发现异常可以及时补救,结果所有抽查桩基均符合要求,我们心里也就踏实了。”叶青说,磁法仪检测手段很快也会应用到二期项目质量监管之中。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