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早在宋朝时,就有‘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一说,堪称‘古代的高速公路’……而今天,两岸百姓都有一个共同的运河申遗梦想,那就是让更多人一起来积极维护运河文化遗产,传承运河文明,弘扬时代精神,共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昨天上午,桥西历史街区一幢古色古香的小楼里,市委党校周乾松老师的一堂“我的运河申遗梦”讲座,吸引了众多周边居民前来聆听。而这堂课,同时也标志着由拱墅区拱宸桥街道全力打造的拱宸书院正式开张了。
运河不仅是一条历史的长河,更是一条文化的长河。大运河申遗,桥西历史街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申遗点。拱宸桥街道在这里开设拱宸书院,旨在让运河文化真正走进寻常百姓中间,助力运河申遗。
据悉,目前,作家潘维、诗人任轩、资深媒体人曹鸿涛、民间书法家谢新彪、画家麦浪、非遗传承人周志华等12位名人,已受聘成为拱宸书院首批“院士”。每周,他们将轮流讲授非遗文化、绘画和声乐等知识。
除了国学讲习外,拱宸书院还将是百姓自主了解运河、认识运河的一个窗口。走上书院二楼,一处运河史料展示馆,溢着浓浓书香。馆内收集陈列了500余册有关运河的各类书籍杂志。这些书,来自古运河沿线十余座城市,其中有不少还是难得一见的孤本,如1985年出版的《唐宋运河考察记》、1962年出版的《中国运河史料选集》等。通过书籍展示馆,拱宸书院力求将古运河的千年文化、历史、民俗等内容完整地展现出来,成为民众认识运河、爱护运河和宣传运河的窗口。
拱宸书院还下设文学、书画、曲艺、歌舞、民间文艺五大门类,包括拱宸地书协会、运河诗社、江南民乐队等10支群众文体团队。就如何活跃基层文化,拱宸桥街道还将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每月一谈”;每季度,还将举行一次书法作品、诗词作品、非遗文化展示活动。
昨天,作为首批运河书院国学讲习的聆听者,拱宸桥街道扇面微楷传承人金玉琪告诉记者:“我今年85岁了,经历了运河的巨变。我觉得了解运河的历史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现在就希望大运河申遗早日成功,我们要向中外游客宣传运河文化,自觉保护运河文化遗产周边环境。”
- 杭州拱宸书院13日开业 首讲“我的运河申遗梦”
- 举人顾歧与温岭箬山书院:为渔村教书育人 留诸多墨宝
- 镇海蛟川书院今年拟招650名新生 4月2日开始报名
- 吸引优秀管理人才——遂昌农家乐高薪求贤
- 继万松书院、黄龙洞相亲会之后 杭州又添孤山相亲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