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17日讯 工业园区是嘉兴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推进要素集聚、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工业园区建设成绩斐然,56个市镇工业园区的规上工业产值已占到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5.5%。
然而,发展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在空间和环境制约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市镇工业园区发展的出路在哪里?如何打造新的优势?在日前召开的全市工业强镇(街道)建设和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现场推进会上,围绕“二次创业”,大家齐聚一堂,共觅良方。
45.5%规上工业总产值
来自市镇工业园区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是海宁市马桥街道历时13年开发建设的专业园区。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该园区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发展路子。目前园区已集聚320多家工业企业,其中85%以上从事经编及相关行业,从原料、织造到深加工、成品,产业链结构完整,经编产品产量占全国行业总量的五分之一。依托这一产业大平台,去年马桥街道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30亿元,总量居海宁市各镇(街道)首位。
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形成产业集聚、发展块状经济,从而实现工业强镇,海宁经编园区是一个典型例子。此外,濮院毛衫、姚庄光纤、许村家纺、洲泉化纤、王店小家电、崇福皮草业……能让嘉兴人自豪的特色产业园区还有很多。
嘉兴市市镇工业园区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经历过几次撤并重组、改造提升,在数量明显减少、单体规模明显扩大的同时,产业集中度也日益提高。截至目前,全市有56个市镇工业园区,去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149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产值2734.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5.5%。全市市镇工业园区中工业总产值在50亿元以上的有24家,其中超百亿元的有8家。
值得一提的是,嘉兴市市镇工业园区实力渐强的同时,产业特色也更加鲜明。数据显示:2012年,嘉兴市工业园区内主导产业的工业产值达到2524亿元,主导产业占园区工业产值的比重接近80%,比5年前又提高了5个百分点。
破解“成长的烦恼”
“二次创业”正当其时
无论是在构筑产业发展平台、加速特色产业集聚,还是在促进就业,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平台等方面,市镇工业园区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当下市镇工业园区发展也有不少诸如“有项目没土地”之类的“成长的烦恼”。
如何破解发展瓶颈?在日前召开的全市工业强镇(街道)建设和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现场推进会上,“二次创业、转型发展”成为大家讨论最多的问题。
“所谓‘二次创业’,就是要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从规模扩张型向内涵提升型转变,从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单纯发展加工制造业向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互动转变。”市经信委工业园区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与周边地区相比,当前嘉兴市市镇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粗放、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偏低等问题凸显,必须加快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我们姚庄把新打造的工业园区二期作为精密机械产业的重点集聚区,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的台中精密机械园和日本中小企业园两大‘园中园’,着力打造精密机械产业的集聚高地。”“我们将筹建浙江中纺经编科技研究院,着力打造海宁第二金融中心、经编工业设计中心和智慧创意中心。”“我们坚持‘非大不要、非好不招、非强不引’的原则来招商引资。”“开展‘退低进高’、‘退二进三’,打破‘成长的天花板’。”……对于“二次创业”这一命题,各个工业园区都早有谋划与行动。
综合评价激励表彰
多手段助推“二次创业”
从全市层面上看,嘉兴需要怎样的市镇工业园区?如何引导工业园区转型发展?嘉兴市决策层也有着清晰的思路。
在全市工业强镇(街道)建设和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现场推进会上,每个与会者都拿到了3份文件,分别是《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工业强镇的意见》、《嘉兴市工业强镇(街道)争先创优评价办法》和《嘉兴市市镇工业园区“二次创业”转型发展评价办法》的征求意见稿。这3份文件不仅勾画了嘉兴市工业强镇建设的总体蓝图,更有细化的评价指标。
“今后嘉兴市会对工业园区转型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按照得分从高到低认定特级、甲级、乙级工业园区,并进行表彰奖励。”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初步考虑按照亩均税收、亩均销售收入、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每吨COD工业销售收入和全员劳动生产率5项基本指标以及创新能力与品牌建设、大企业培育与招商选资、综合指标3项加分指标进行评价计分,根据评价得分结果进行评级。
从这些指标的设置看,今后,创新发展、品牌建设、大企业培育、生态建设都将是园区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