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0日讯 一面是满怀期许、不甘屈就,一面是重重障碍、岗位稀少。记者调查我市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尴尬处境,传递他们的心声——
“我们只要一个平等机会”
温州网讯从计算机专业毕业已有2年,残疾青年董雪峰仍待业在家。虽然历经挫折,他仍然坚持着成为一名计算机编程师的梦想。
据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99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而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中之难,不仅要克服自身的生理缺陷,更要面对社会有色眼光带来的种种不平等。
在5月19日第23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关注残疾人大学生就业。
找工作难,找中意工作更难
自从辞了上一份工作,至今已3个多月了,董雪峰一直待业在家。
2007年,董雪峰考取浙江电子工程学院的计算机专业。他并非没有想过毕业求职的难处,但现实还是远远超出了想象。2011年毕业后,他参加过无数场招聘会,每每招聘人员看到简历上写着“听力残疾”,便会以“不方便沟通”为由委婉拒绝。
无奈之下,董雪峰通过父亲介绍,进了龙湾的一家包装材料厂,在车间组装包装盒。机械式的劳动,让心高气傲的他感到了深深的挫败感。不满一个月,董雪峰就辞职回了家。之后,他做过搬运工、话务员,没有一份工作能干满3个月。
与董雪峰相比,陈建美算是幸运的一个。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大专毕业的她,目前在藤桥一家福利企业就职。但幸运的背后,是100余份石沉大海的简历,以及20余次失败的面试。对自己专业十分有信心的她,原本设想到某家大型企业就职,结果,“一般公司几乎不收残疾人,最后还是福利企业愿意给我一个机会。”
在发给记者的微信中,董雪峰写道:“作为残疾大学生,我们并不需要社会给予过多的照顾,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和普通大学生平等竞争的平台,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事实上,有同样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大学生还有很多。在市残联提供的近4年毕业残疾人大学生就业调查表中,111人中确定未就业的仍有近40人,其中不乏长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财经学院等高校的毕业生。
企业宁交残保金,也不招残疾人
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进行残疾人就业改革,从此前的集中就业、安排福利企业过渡到分散就业,让残疾人到社会中就业,与社会更好地融合。近些年,政府每年都会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
2003年,浙江省出台《浙江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用人单位,均需按照本单位在职在岗职工总数的1.5%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实行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如果用人单位未达到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每少安排1名残疾人,应当按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0%缴纳残疾人保障金。
然而,现实中,许多企业宁愿缴纳残疾人保障金,也不愿安排残疾人就业。市残联劳动就业服务部主任何敏算了笔账:目前,企业安排一名残疾人职工,工资加上五险,一年最少也要2万余元。而百人的企业,交残保金也只需2万余元。“企业都觉得,残疾人员工管理难度大,不好沟通,因此宁愿交钱。”
而要求残疾人集中就业比例达到25%以上的福利企业,也因为企业税收优惠力度不足、残疾人管理难度大等原因,从高峰期的300余家减少到了169家。
岗位选择余地小,多为低薪普工
市残联劳动就业服务部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帮助。但在工作人员江小玲印象中,很少有残疾人大学生主动踏进这扇门求助。
没来求助,是不是就没有就业困难?事实并非如此。
“其实很多是因为放不下自尊,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大学毕业,还要让人帮忙找工作,心里不甘。”江小玲说。在残联的一份就业需求登记表中,2012年初至今,只有不超过15名大学生登记求职,其中有不少还是父母代其来的。
对于残疾人大学生的执着,何敏非常理解。“残疾人读到大学,要比普通人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辛苦,所以对未来的就业期望比普通大学生更高。”
而另一方面,残疾人大学生的对口岗位也是凤毛麟角。在残联登记的用工需求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岗位仅要求应聘者具有初中以上学历,以普工等基础岗位居多,月薪在1500元至1900元之间。而据记者了解,2013年温州市区最低工资已达到1470元/月。这样的低薪,一般大学生都不会甘心接受。
温州龙湾一家鞋企负责人就坦言,普工这些岗位,能吃苦就行,即使残疾也无所谓;而文职岗位,普通大学生应聘的也比比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考虑残疾人。
建议:放低期许拓宽渠道加强扶持
“现在社会对待残疾人,还是戴着有色眼镜。”何敏认为,面对这样的现实,残疾人大学生还需从自身开始改变,放平心态、重塑就业观、真正地融入社会。
去年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王冰(化名)深有感触:“我能体会找不到工作的感受,但作为一名残疾大学生,应该放宽自己的就业渠道,一味执着、限制自己的就业渠道并不可取。”这个被诊断为“肢残三级”的大学生,如今正在进修会计学,“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被更多的人接纳。”他建议,残疾人大学生可先找到一份自己相对认同的工作,先就业再择业。
同时,何敏建议,企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会计等岗位相对适合残疾人大学生,高校应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进行职业规划。
“残疾人大学生缺少展现自我的平台。”温州大学学生处王中对老师认为,相关部门可以与企业进行对接,为残疾人学生提供定向的见习岗位,搭建一个能让他们发挥才华的平台。“企业看到他们的能力和作用,会愿意提供更多工作岗位。”
政府和社会应该给予残疾人大学生更多认同,为他们架起就业之桥。据了解,市残联每年会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鼓励企业为残疾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其中不乏中高层次的岗位。去年,为期半天的招聘会共有250多名残疾人参加应聘,120多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意向。
“安置残疾人,‘公家’应起带头作用。”市人大代表、市残联理事长夏克潘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一份建议: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建立岗位预留制度,要求有70多名职工以上且安置残疾人未达到1.5%比例的单位必须为残疾人预留应安置的岗位数量。
“这些单位如能提供岗位,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让全社会都更重视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何敏说。
- 杭州有持证智力残疾人1.6万 如何帮助他们走向社会
- 嘉善"黄桃大户"的扶贫基地效果挺好 残疾人口袋里钱多了
- 残疾人专用车退运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 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折翼天使艺术人生
- 残疾人过得怎样? 全省八成残疾人过上小康生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