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深入全国最大的发泡餐具生产地广东东莞暗访,发现一些企业按照新料和废料1:4的比例(1袋新料加4袋废料)混合生产发泡餐具。这些废料大部分由国外进口的工业胶头加工而成,为了让生产出来的餐盒增白,企业往往还添加荧光粉等有毒物质。
公开资料显示,全国有100多家企业在生产发泡餐具,东莞就有10多家,东莞发泡餐具所占市场份额达七成以上。从记者暗访的情况看,发泡餐具的生产问题多多:在国家解禁前,发泡餐具的生产一直未曾止息;生产发泡餐具时添加荧光粉、滑石粉等有毒物质已成行业潜规则;一旦遇到有关部门检查,企业基本上可以用钱“摆平”。面对这样的现实,让人怎能相信解禁发泡餐具是一种环保的、集约的选择?
14年冰封,一朝得解。国家发改委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进行调整,在淘汰类产品目录中,删除已被列入名目14年之久的一次性发泡餐具,并于今年5月1日生效。这究竟是对生产企业的雪中送炭,还是让“白色污染”雪上加霜?尽管问题一直没有答案,但有三个细节让人浮想联翩:其一,3月26日,上海律师严义明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公开解禁发泡餐具的相关信息,但寄出的申请书石沉大海;其二,颁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是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而刚刚落马的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此前分管的正是产业协调司;其三,据媒体披露,10家发泡塑料生产企业曾与君泽君(深圳)律师事务所签订《专项法律服务协议书》,协议约定,君泽君律师事务所负责与相关部门沟通,加快推动发泡餐具解禁进程,10家企业为此先期支付50万元用于公关,事成后支付剩余的400万元律师费。
蛛丝马迹的巧合,也许容易陷入诛心之论,但是,面对发泡餐具解禁后的质量与监管之虑,职能部门又该作出怎样的解答呢?有关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发泡餐具生产企业每年可获利1.5亿元,但以每个餐具环保回收投入6分钱计算,每年所需资金则高达9亿元。姑且不对解禁理由做过多的反证与联想,只想问一个问题:即便发泡餐具解禁合法合理,但工业废料与有毒物质的大量添加,难道不需要有人出来管管?同样是一次性发泡产品,发达国家开发出低发泡、抗高温的新产品,并建立专门的回收系统以及严格的回收标准,如果我们的“回收难”问题不能解决,大量发泡餐具该如何“善后”?
有毒发泡餐具泛滥、“白色污染”铺天盖地,无论如何,发泡餐具不能陷入有人解禁无人监管的窘境。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