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1日讯 5月24日、25日,是杭州市区今年中考统一填报志愿的时间。
这几天,一些成绩中等或者偏科厉害的孩子家长最纠结。选职高?还是读普高?
昨天上午,杭州市教育局和杭州的职高校长都来到杭州中策职高,接受媒体采访,介绍今年的招生政策。
被职高录取后,每年有上千学生不去读
每年中考后,杭州都有一批已经被职高录取的学生不去报到,而选择去外地读普高。这个数量很惊人,每年都有上千个。
杭州旅游职高校长夏茂忠说,尤其是中考成绩在400分左右的学生,不愿意读职高,但这些孩子,去普高考大学,大部分也在第四批、第五批,“其实职高可以满足这些学生的升学愿望。”
在中策职高,这几年,通过中考进来有四百多学生,但有两百多个会“跑”到外地读普高。“特别是400-430分左右的学生。”中策职高的校长高志刚说,其实这批孩子,在职高发展会非常好。高校长说,学校有几个电类专业的学生通过提前自主招生进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他们当年的考分在400-420分左右,现在是大学里的明星。”问起这些大二学生的就业去向,学校介绍说,最差的可以去农夫山泉,中等的可以进上海大众,特别好的进厦门航空。“不是学生去求单位,而是这些单位要这些孩子。”
每年,这些逃出去读普高的孩子,也有不少是读了几个月甚至半年后,觉得不适应,想“流回”中职的,但因名额已给了别人,不可能再回来。本来有不少已被“3+2”班或者“五年一贯制”录取了,其实挺可惜的。
职高生的路子,宽不宽?
不少家长会因为两个问题不让孩子读职高,一个是面子问题,一个是前途问题。但其实,找到自己的方向,职高生可以发展得很好,既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选择考大学。
杭州小伙李剑飞原本想走“读重高——考大学”的标准路子,中考失利,他进入中策职高时,非常低落。但中策职高的专业“电气运行与控制”很对他的“胃口”,越读越有兴趣,因为专业出色,多次参加机电一体化技能大赛,大大小小的奖拿了无数,包括全国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的两次冠军。每年,除了免学费之外,还能拿到中职生补助,拿奖学金回家也少不了。
职高时,李剑飞在班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去年高考单考单招,他考了642分,全省第12名,顺利进入浙江师范大学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这是他的理想学校理想专业。“应该说,儿子挺给我们省钱的,也很省心。他如果有兴趣,希望他大学毕业后还可以读研究生,进一步深造。”聊起儿子的成长路,李爸爸很感慨。
就读于人民职高学前教育五年一贯制大专班的宋悦,去年毕业于一所热门的民办初中。她说,在别人的眼中,自己初中学校的学生,个个是神一般的存在,是各大重高的宠儿。当时自己选职高,很担心被别人看不起,被同学看成是“自甘堕落”。但,“放弃就读普高的痛苦掩盖不住卸下包袱后的怡然自得”。宋悦说,自己从小喜欢唱歌跳舞,喜欢小朋友,而且有声乐、钢琴和素描的基础,在通向幼师的道路上,学得很开心,也重新拾回了自信。宋妈妈说,当时孩子进去时是低着头的,现在都能昂着头了,整个精神面貌都变了。
今年五年一贯制和“3+2”扩招
中职的“五年一贯制”和“3+2”五年制高职班对于想升学的孩子来说,是一条捷径。
“五年一贯制”和“3+2”班合作的高职学校专业,都非常热门,普高生想通过高考考这些专业,录取率非常低。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中职在保证毕业生高就业率的基础上,扩大了“3+2”五年制高职班和“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的招生计划。2012年,城区中职的“3+2”招生计划为1019人,五年一贯制招生320人;今年计划招生人数有了大幅度提高,其中“3+2”招生计划为1222人,五年一贯制招生计划为495人,招生规模相当于扩大了9-10个班级。
这对主城区的初中毕业生,是一个很大的利好消息,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处于摇摆中的考生来讲,或许3+2、五年一贯制可以开启一条直通高职院校的升学通道。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分析,中考成绩估计能上第二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报考3+2和五年一贯制专业,被录取的概率非常高。
“3+2”五年制高职班和“五年一贯制”的共同点是三年在中职学习,两年在高职学习,如果顺利读完五年,都能获得大专文凭。两者不同的是“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试点由高职院校为主,统筹中职、高职阶段的教学与管理,在课程设置的前后衔接更紧密。打个比方,像“3+2”的“升级版”。另外,五年一贯制升入高职的比例更高,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期满后经考核合格可转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3+2”升入高职有一定的淘汰比例。就杭州市学生来说,近几年升入高职比例在90%左右。
- 模考360~420分不妨选职高
- 机会公平才是最大的公平 我投民办初中考试招生一票
- 下周就要填报中考志愿 模拟考的排名更有参考价值
- 德清求是高中5月12日在杭州有场中考招生咨询会
- 杭州市区各类高中招生政策公布 今年有四个调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