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安干警到下海经商,从开荒千亩田到收藏瓷器古玩,他一直很执着
他有梦想——在淳安建一座等级最高的瓷器博物馆
浙江在线05月24日讯 葛少华,这个名字,相信大家一定熟悉又陌生。90年代,他的名字一直和“千亩田”紧密相连,那时候他还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1998年《杭州日报》下午版的整版报道“一个人的战争”,之后又被《南方周末》、《天津日报》等众多媒体相继传播,甚至还有1999年《人民日报》大版的“重建‘千亩田’”的专题报道,他和“千亩田”有着一段怎样不得不说的故事,为何会收到众多媒体的青睐呢,原因只有一个——被他的人格魅力感动了。从公安干警到下海经商,从当时年收入10万多的旅游经营者到孤身一人上千亩田开辟荒山,从服从大局下山到现在的古瓷器收藏家,他一直很执着,他也从不后悔自己做过的任何一件事。
让我们一起重温他的传奇故事,了解一下现在的葛少华又在干什么呢?
与生俱来的两种情结:家乡情结与军人情结
1962年在山东出生的葛少华,有着山东人的豪爽个性,就如他的QQ签名一样:“明明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然而,始终萦绕心中的是他从来没有见过面的“淳安老家”。在父亲和姐姐的影响下,家乡的轮廓渐渐在葛少华幼小的心里清晰起来:威坪,洪桥头,葛家,老屋,火腿挂满房梁……这样的情景在葛少华心里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被放大,直到14岁那年,父亲才带着他返回淳安老家。
葛少华回到淳安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那个一直心心念念的“老家”在哪里。
“当父亲带着我开摩托艇飞驰在千岛湖湖面上,一直到一处水湾时才停下,然后指着水面说:下面就是我们的老家。”葛少华回忆着当时的情景依然有些悲伤,他说,故乡给他的心理落差太大了,居然只剩下一片水,一种“失根”的感觉在他的心里不断蔓延。那时候的他,就在心里暗暗立志,一定要为老家好好做点事,以慰藉他多年的“家乡情结”,一种血浓于水的情结。
另一种情结,则是他的“军人情结”。他是一个在军营长大的孩子,一直跟着父亲在军营长达14年,对军营生活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深以军人为傲。长大后的他也理所当然地投身军伍,又是4年的军营生活。18年的军人情结,给他以后的人生都定了形,以至于在1998年,他就是以一名退伍军人的身份孤身上了千亩田,因为,他想向世人展现和证明的就是军人的毅力,军人的坚贞。
他和“千亩田”:不能不说的故事
千亩田,地处淳安与临安交界处。曾被称“神奇千亩田”,在海拔1400多米的山顶上,有千余亩连片平整的土地,故得此名。其实,千亩田不止千余亩,整体面积约11305亩,是淳安唯一一块高山湿地,。
退伍回来后,从杭州警察学校毕业后的葛少华,成了淳安县临岐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当他长年累月和千亩田一次次近距离接触后,深深被这样的大自然所感动,甚至为此脱掉了他的一身警服。开始了为“千亩田”而痴狂。
为了把自己留在千亩田上,他放弃了在千岛湖镇上大好的旅游发展前景,放弃了每年不少于10万元的纯收入,更是做出了让人难以想象的“抛家弃子”,毅然决然地孤身上了荒无人烟的“千亩田”,开始了他的“梦想之旅”——开发千亩田。
有梦想的葛少华,将150只湖羊赶上了海拔1400多米的千亩田,虽说是赶,很多时候其实是抱着羊上山的。山顶上没有电,没有屋,他完全像个野人一样生活着,半年多时间,他吃掉了十多条大蛇。为了能在野外生活安全,他的柴刀从来不离身,毒蛇、野猪、黄鼠狼把他变成了一名“猎人”,但他总是跟人不断强调,他是一名军人,一名铮铮铁骨的军人。
他的理想是把千亩田打造成一个“草原风光”地带,建立“农业观光游”。他还种了10000棵银杏树,建了20间小木屋。2000年5月1日曾正式对外开放过一次,日收入多则万元,少则五八千,前景非常好。
然而,他还是成了淳安、临安“边界纠纷”下的“牺牲品”,远大的梦想和两地纠纷来说,孰重孰轻,在葛少华心里掂量了不知道多少遍,最后还是他作出让步,走下了千亩田,不是因为经营问题,而是为了两地稳定。
现在的葛少华,到底在干什么呢?
关注过葛少华的人,现在最想知道的一定是:葛少华,现在在干什么呢?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和葛少华来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如今的葛少华,坦荡依旧,从谈话中更能体会到的是他的淡然,这样的淡然并不是伪装出来的,而是一种沉淀。他说,退下山就是他觉悟的开始,别人都觉得他吃亏了,但他觉得有个良好的心愿更重要,他对自己说,“拿得起,放得下”也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军人的气质。
现在的他,已经气定神闲地随着爱好收藏品的父亲一起研究古玩,发现民间流失了太多的文物,特别是古瓷器品。葛少华说,他一直在收集流落在民间的古瓷器,哪怕一开始90%会被骗,也要尽自己一份力,保护文物。这不是一项经营,是一场挽救。
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淳安文物大都已被淹没在水下,如果在淳安发展起一条文物系统,千岛湖就具备了吸引天下富人,吸引天下文物的聚宝盆了。于是,葛少华诞生了一个疯狂而伟大的理想——在淳安建一座等级最高的瓷器博物馆,虽然千亩田的梦想破灭了,但没有动摇他“为家乡做点事”的理想。
葛少华曾经是复旦大学网院学习中心高级艺术品研修班的客座教授,这10多年来,他的人力、物力、财力全身心投入到了瓷器研究,目前已经研究过的古瓷器实物及照片达到了200万件以上。据葛少华介绍,他发现了一种“宋宫秘色瓷”,这是目前为止,还从没有人发现过的“宋瓷”,现已认定300多件,而且等级都很高,他敢说,每一件都价值连城,所以才有了想在淳安建一座等级最高瓷器博物馆的想法。
葛少华说,中国瓷器是属于世界级的文化,流失在民间的瓷器文物至少有1000万件,他会像上千亩田那样疯狂地收藏着一件件流失的瓷器文物。
这十几年来,葛少华透过收藏古瓷器看历史、悟人生,他悟出了:不能成就精神人格的物质,没有人生意义,平庸的人其实也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拾起精神失落,保护文物成了他这十几年来最大的动力和使命,他说,这依然是一种军人强烈的使命感在作祟——在做的,是我必须做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