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空看古墓群航拍图片
宋代茔园的T字形石子路上,有一块纪年砖写着“太岁壬申十月六日”。
南朝“宋元嘉”纪年墓
湘湖边,群山连绵,闻堰镇湖山村就坐落在附近,离村子不远的一个无名山坡上,有一片湖山墓地。
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古墓群,4600多平方米,内含60座墓穴、1处茔园(茔音同迎,意为墓园)遗迹,还出土了150多件陶、瓷、石、铁、铜等器物。
2011年,一群盗墓者被公安机关抓获,这片古墓才被人知晓。之后,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萧山博物馆,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5月22日,现场发掘工作结束,经初步研究,确定湖山墓地的年代为战国到明清时期,也就是说,这个墓群跨越了整整2000多年。
昨天下午,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二室主任杨金东的带领下,我们到了湖山墓地现场。
60座墓穴“年纪”最大的建于战国
墓群在山脚下,杨金东指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土坑,告诉我“这就是古墓了”。
60座墓穴分两种,土坑墓和砖室墓。
古人选墓穴有个规律,最早盛行的是土墩墓,它的特点是不挖墓穴,只在平地堆土起坟埋葬,这种墓穴从商代开始流行至战国初期;之后是土坑墓,从战国开始一直到东汉;东汉后至今,最常见的是砖室墓。不过,元明清时,三合土墓也蛮常见的,三合土是一种建筑材料,由石灰、黏土和细砂所组成,这种泥土防渗效果特别好。
60座墓穴里,“年纪”最大的,建于战国时期,一共3座,都是土坑墓;数量最多的,是明清时的墓穴,有46座,大多是砖室墓。
发现两座少见的纪年墓
不过,在杨金东眼里,最有价值的还是两座六朝纪年墓和宋代茔园遗迹。
一般来说,出土的器具、石碑之类有标明年代的古墓称之为纪年墓。纪年墓很少见,在这两座六朝纪年墓的墓砖上,分别印了“建元元年”和“宋元嘉廿八太岁辛卯”的纪年铭文,清晰地记录了它们的确切年代。
尤其是南朝“宋元嘉”纪年墓,规模很大,保护得也不错。
看进去,墓壁有些弧度,杨金东说是船的形状,是南朝时的墓穴特色。仔细看,墓门、墓壁都是双层的,上面都刻了漂亮的花纹,看样子,应该是当时的有钱人家。
宋代茔园遗迹,是一个大大的“工”字形,在湖山墓地的中间。
走过去先看到一条“T”字形石子路,铺得细细密密,很平整。走了几步,发现有一块石砖上还刻了字,写着“太岁壬申十月六日”,是纪年砖。
“T”字形石子路走到头,是一个长方形的拜坛,后人祭拜时,都在这里。再往前,是墓上享堂,也就是守孝时住的地方。现在看,享堂的破坏蛮严重,只能看出大致样子。更遗憾的是,茔园找到了,里面的墓穴究竟在哪,却找不到。
三面环山一面朝湖
湖山墓地位置绝佳
沿着山坡走到头,转过身来,才发现这块山坡真是个好地方。它三面环山,一面朝湖,从风水学上来讲,是最好的风水宝地,叫“太师椅”。也就是《阳宅十书》中所说的:“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两千多年来,古人为什么一波又一波,都选择长眠于此。
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二室主任杨金东给我介绍了这个墓群,说起来也有意思——
最早是战国时代,有三位古人葬在了这里,建了三个土坑墓;没过多久,西汉人来了,瞅瞅这里风光蛮好,也留下了一个土坑墓;转眼到了东晋,转变风格,建了5个蛮大的砖室墓;接着到了南朝,有钱人家在这里,建了“宋元嘉”纪年墓,想着独享这一片风光;未承想,日子过到了唐朝,又被人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新增了一个砖室墓;到了宋代,一户有钱人家在此建了大片茔园;一年年过去后,等来了明清人,估计这些都是普普通通百姓,也不讲究,干脆就在茔园上盖起了自己的墓穴,一盖,就盖了46座。
除了湖山墓地,它的“邻居”来头也不小,是杭州市文保单位魏骥墓;再隔一个山头的柴岭山上,有一个石室土墩墓,是目前为止浙江省最大的石室墓。
但估计古人没想到,他们的墓穴在几千年后会重见天日,为后人研究历代丧葬习俗、社会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据说,不久的将来,保护好的湖山墓地,还将列入湘湖旅游开发计划。
- 浙江萧山18年前出租车杀人"真凶"受审
- 萧山17年前劫杀出租车司机案 被告项生源当庭认罪
- 最后陈述阶段 他向被害人家属说了声“对不起”
- 浙江省高院重审 18年前萧山女司机被劫杀案
- 18年前凶案昨开审 因车费争执萧山女司机遭毒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