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旅游时,在浮雕上看到“丁锦昊到此一游”几个字,“我们试图用纸巾擦掉这羞耻,但很难擦干净,又不能用水,这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文物啊”。现在已证实,涂鸦者是南京市一名15岁的中学生,他的父母已致歉,并恳请大家原谅孩子。
确实,我们不应该苛责一个孩子,孩子的举动是跟大人学的。旅游时四处涂鸦,刻上“到此一游”,这是很多中国人的常见行为,对一个孩子来说,模仿一下,他可能并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当然,也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社会,孩子的监护人有必要吸取教训。
可以宽容一个犯错误的孩子,但我想说的是,宽容不能变成纵容。家长要向孩子讲清道理,让他知道在文物上涂鸦的做法为什么是错的,有什么危害,包括这次涂鸦产生了多么严重的影响,他惹下了多大的祸,把这些全部告诉孩子。如果深入一点,还可以说说人如何才能在历史上留名,不是靠到处签名题字,而是靠对社会作出贡献,甚至有了重大贡献也应该淡薄名利。总之,宽容的前提是知错能改。
而孩子父母所说的宽容,却有纵容的嫌疑。他们的意思是,不要把现在的情况告诉孩子,以免他承受过大的压力,“孩子成绩一直都很好,平时也很听话,但性格有些内向”。这种“过度保护”的态度是不对的,说明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甚至暴露了涂鸦事件发生的原因。一方面,和许多家长一样,好孩子的标准就是“成绩好+听话”,对孩子的品德修养则不那么重视;另一方面,即使在涂鸦事件发生后,家长担心的也不是孩子品德教育问题,而是担心“打扰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对犯错的孩子要宽容,而不是无原则地纵容。一个目光远一点的家长,不妨试着和孩子一起勇敢面对错误,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可能更有好处,甚至可以受用一生。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