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7日讯 【网友推荐】@徐家裕:清末以来,云龙村一直是海宁的重点蚕桑产区,1970年后,云龙大队采用“三增、四改”的办法,使桑叶量大增,全村最多一年春蚕产茧量达到4000担,因蚕茧高产而成为“农业先进”典型,浙江省外事处将云龙大队定为外宾参观访问定点单位,先后有36个国家、85个代表团来参观蚕俗生产,云龙蚕桑生产延续至今。
【记者寻访】村里的老人说,这里是“金龙降落”的地方,古时候建有一座云龙寺,云龙村的村名正由此而来。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是村里人沿袭至今的生产方式,村庄曾因蚕茧高产而成为农业先进的典型,被誉为“银茧之乡”,驰名海内外。
在历史的光环之下,云龙村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却也背负着沉甸甸的时代使命。如何让日渐消逝的蚕桑记忆流传于后世?如何让日渐衰落的蚕桑生产焕发新的活力?云龙村的美丽,注定离不开桑与蚕的故事。
续:蚕桑文化的“香火”
走进云龙村时,正逢春蚕陆续“上山”。地里的桑树,有一半仍迎风泛着绿波,等着村民最后的采摘,还有一半只剩光秃秃的矮树干,静待下一季的苍翠。种桑养蚕,这项传统的农业生产养活了整个村庄,也点点滴滴融进了村民的生活。
“你看到的这些大树,叫做‘火桑’,是桑树的一种,但它的叶子很小,村民不会用来喂蚕。”徐国强是云龙村的村民,前些年自己投钱在村里筹建蚕俗文化园,如今已初具规模。他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人嫁闺女,两株火桑苗是必不可少的嫁妆,寓意今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蚕网、蚕匾、切叶墩头、手工缫丝车等一系列古老的蚕桑生产器具;桑树栽培、养蚕流程、烧茧制丝的技术等细致的传统知识;插桃枝、养蚕猫、卜蚕卦、扫蚕花地等丰富多彩的民俗仪式……云龙村的蚕俗文化园,以文字、图片、实物器具等展示、记录着村庄关于古老蚕桑的记忆。
“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不会养蚕了,没见过以前养蚕的器具,更不知道关于蚕桑的风俗,我觉得村里的蚕桑文化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所以就想办法收集这些东西,保护起来。”徐国强告诉记者,他希望能够传承云龙村蚕桑文化的香火。
4月3日,“云龙村的蚕桑记忆”展览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一系列的摄影作品、档案资料让观众领略到了关于古老蚕桑生产的民俗记忆。“别人的美丽乡村在环境上面做文章,我们云龙村除了基本的卫生环境之外,还要挖掘本村的蚕桑文化。”云龙村村委会主任戴水庆告诉记者,前些年,村里专门举办了蚕俗文化节,缫土丝、剥丝绵、唱马明王、演蚕花戏、吃蚕饭、祭蚕神等民俗让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开眼界,也让传统的蚕桑民俗再现盛况,美丽乡村云龙因此添了许多韵味。
据悉,2009年,云龙村蚕桑生产民俗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重要代表性项目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又被列入“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生态园”项目。
盼:彩色蚕茧的“蝶变”
“阿拉村里顶主要的就是种桑养蚕,老底子的时候就开始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达到了顶峰,不光是全中国出名,外国人都到我们村里来取经。”戴水庆回忆说,他念初中的时候,就曾列队欢迎外国友人到村里,热闹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可现在养蚕的效益越来越低,村里养蚕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曾经的辉煌是云龙村永远的骄傲。如何让古老的蚕桑产业再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不仅仅是供后人观瞻的对象?云龙村探索着、实践着、盼望着一次新时代的“蝶变”。
“你看,这个彩色蚕茧有红、黄、绿三种颜色,今年是我们第一次尝试。”徐国强兴奋地告诉记者,彩色蚕种是从浙江大学引进的,养起来比一般的蚕种在湿度和温度上稍微讲究一点,但并不复杂,有推广的可能性。
引进新品种、发现新商机、延伸产业链,徐国强不养蚕却事事都跟蚕桑“搅”在了一起。他说:“我一直在想,云龙村养蚕的历史这么悠久,但养蚕的效益却逐年下降,有技术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所以就在村里成立了海宁古桑园蚕业合作社,看能不能带动农户走出新路子。”
云龙村蚕俗文化园周边有许多桑树,树上结满了桑葚。“这是果桑,专门产果子吃,现在流行的桑葚采摘,摘的就是这类的桑树。”戴水庆说,村里鼓励像徐国强这样有热情带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村民,尝试一些新的技术,拓宽产业发展的路子,希望云龙村的老产业能焕发新能量。
【专家点评】海宁市农办副主任叶峰
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不仅是生态环境修复改造和提升,更是要注重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周王庙云龙村历来是海宁蚕桑产业的主产地之一,现在也是重要的蚕桑产地,所以也积淀了丰富的蚕俗文化,这是老底子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现代文明发展的基石。云龙村在近年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充分领悟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在较快提升村庄生态人居环境、村庄生态经济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发动民资,引进新品种,建立合作社等现代农业发展新机制,巩固和发展了蚕桑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也较好地保护了蚕俗文化,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嘉兴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样板。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