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5月24日电(记者 曹典、冯源)“2003年刚去时以为自己干上一两年就可以回家休息了,没想到一干就是1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权启爱今年73岁,是派驻浙中山区磐安县双溪乡的科技特派员,经过他10年间的不懈指导和培训,当地茶叶增产茶农增收。
“权老师刚来的时候,我家茶叶收入只有3000多元,这几年稳稳地能赚到3万多元。”双溪乡茶农傅光旭说。近几年,双溪乡的茶园面积从1000亩增加到5779亩,茶叶品质也得到明显提升,2012年实现产值近1000万元,全乡人均茶叶年收入提高了近10倍。
记者从浙江省科技厅获悉,浙江自2003年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以来,十年间共派遣科技特派员1.04万余人次,在乡镇创建科技示范基地120多万亩,培育发展农业企业432家,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204.1万人。
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教授级高工俞旭平2003年入驻淳安县枫树岭镇担任科技特派员,当时该镇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3300元。俞旭平在当地建立了中药材种苗基地和试验示范基地,创办中药材加工厂,举办上百场相关技术培训。
2012年,枫树岭全镇中药材总收入从十年前的900多万元增加到5295万元,全镇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余元,其中中药材收入2951元,占29.3%。
在“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同时,特派员们坚持“授人以渔”,十年来,他们开展各类培训2.1万多场次,累计培训农民675万人次,为所在乡镇培养了一批“科技二传手”,成为当地“永远不走的特派员”。
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介绍,这些科技特派员在专业领域是顶尖的专家,在自己的单位是技术骨干,但他们更愿把实验室设在田野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为农民增收致富。
回顾自己十年来“上山下乡”的历程,科技特派员们纷纷表示,帮助农民不仅是责任所在,也同时让他们更好地实现了自身价值,科研技术与生产实际的结合,让他们毕生从事的科研更有现实针对性。
“从40岁到50岁,我最好的时光也是在做科技特派员的这段时光,没想到农村真的是一片广阔天地,在这里真的、真的可以大有作为。”俞旭平的同事、同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的江建铭用两个“真的”加重语气,表明自己切身的体会。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