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思婧
指导专家/骆宏杭州五云山疗养院院长、心理学博士
很多人吃饭前被喊停
因为有人要拍美食照
和朋友聚餐,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
一道美食上桌,正有人准备动筷,突然传来一声呼喝:“等一等,我还没拍照。”
然后,动筷的人尴尬地愣在原地,另一人举起手机,一顿左拍右拍上下折腾后,笑眯眯地宣告:“可以吃了。”
很快,美食照片被发布到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上,炫食物的朋友时不时拿起手机看看有无粉丝互动。
喜欢“让手机先吃”的朋友,如今不在少数。有人喜欢,有人鄙夷,更多人无所谓。
但日前的一条微博让很多喜爱炫食物的人躺枪。
微博称,“别炫食物晒照片了!这是病,得治!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权威精神科医师和女性医院心理科主任Dr Valerie Taylor认为:喜欢在网上炫食物的人可能患有心理疾病。”
有网友跟帖支持,说每次吃饭都会被朋友的炫食物举动弄得不胜其烦,也有人认为专家小题大做,只是拍个美食照片而已,哪里能和心理疾病扯上关系。更多网友倾向认为,只要不过度,就没问题。
在美食入口前精心拍摄,并上传到各种社交网络上与人共享,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做法。但前几天,一条名为“别炫食物晒照片了!这是病,得治!”的微博,让很多喜爱炫食物的人躺枪。
微博称,权威精神科医师和女性医院心理科主任Dr Valerie Taylor认为:“喜欢在网上炫食物的人可能患有心理疾病。”
米其林星级厨师长
禁止顾客在他的餐厅炫食物
不过,微博上的信息往往因为简化而生出误会。事实上,Dr Valerie Taylor所说的“炫食物”的人,是指网上晒食物成瘾者,而并不是指偶尔在微博上晒美食的人。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多伦多大学妇女专科医院的著名精神科医师Dr Valerie Taylor认为,宗教般虔诚地记录每顿饭的行为不仅让人讨厌,而且预示着他们可能有心理问题。
Taylor博士说:“我看到过一些顾客,食物变成了他们的问题。他们努力走出去,不让食物变成其所有社交活动的主要因素:吃什么,何时吃,下一次又何时吃等等。”
她补充说,当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上传食物照片时,这就要引起注意了。人们一般用相机记录重要的事物,但对一些人而言,食物本身变成了核心,其他东西——吃饭的地点、一起吃饭的伙伴等等——只是背景。”
Taylor博士认为,在网上晒食物成瘾者可能预示着他们对食物有一种不健康的痴迷,这反过来会导致饮食失调。
在这种疯狂行为大行其道后,一些饭店已禁止顾客对食物拍照,因为闪光灯和对食物照片的后期处理给其他用餐者带来了困扰。纽约的米其林星级厨师长戴维·布莱已经禁止顾客在他的餐馆里拍摄并上传食物照片。
骆宏在微博上晒过沈阳水饺
只当作一种小情调就没问题
杭州五云山疗养院院长、心理学博士骆宏说,炫食物是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红火以后新生的一种事物,当新生事物突破过去的传统时,往往会有许多不同的分析和看法,但这只是代表不同的视角而已。
事实上,只要不过度,炫食物作为一种生活小情调,并没有什么太大问题。
“我也在微博上晒过食物。”骆宏回忆说,那次和朋友一起去沈阳出差,当地人招待他们吃饺子,盘子一端上来,偌大的盘中只有两只大水饺,和南方玲珑精致的水饺完全不同,骆宏觉得新鲜好玩,便拍了照上传微博。
还有一次炫食物,炫的是自己动手做的美食。因为工作忙,骆宏很少在家中下厨,有一个周末,他和妻子动手做了四菜一汤,觉得挺有成就感,便发了微博。
在骆宏看来,大部分人的炫食物动机不外乎这么几种:和朋友分享美食,看到新奇的食物忍不住好奇拍照,或是自己做了饭菜很有成就感,上网炫炫。如果是出于这样的心理动机,无可厚非,分享本身是件好事,人的社会化意义就是互动,互动能让人产生生活的意义感。
当然,如果炫食物本身背后的心态偏离正轨,炫食物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让人羡慕嫉妒恨,那就有点偏颇。不要小看这样的心态积累,古语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培养,往往是通过鸡毛蒜皮的小事慢慢积累培养而成的,如果平时有病态炫食物的习惯,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宣泄的个性。
过犹不及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有网友“龙冠羽_Danny”感慨说:“你说吃个龙虾啥的拍拍照也算正常对吧。但是连碟炒饭,甚至吃碗泡面也拍就真有点那啥了……”
骆宏说,如果本身不是从事厨师、蛋糕师等职业,但已经把炫食物变成了刻板的仪式和动作,而且特别看重别人的互动称赞,那就有点病态了,可能有完美主义性格或强迫症倾向。
在国外,许多人指责西方对食物的过度关注——把与烹饪有关的书籍、广播电视节目和流行食物称为“食物色情”——造成西方人的腰围不断膨胀。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