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产学研用 千篇论文写在流水线上
2013年05月29日 04:42:04

5月28日,宁波中科朝露新材料有限公司员工正在生产生物基无醛木材胶黏剂。该公司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作,成功实现了“生物基无醛木材胶黏剂技术”成果转移,以大豆豆粕为原料,绿色、环保、安全,目前每月生产100多吨胶黏剂。

  浙江日报讯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落户宁波9年来,探索出一条“成果—产品—市场—产业优势”的科技成果全价值链转化模式。截至目前,该所共承担国家、地方和企业项目831项,获竞争性科研经费10.7亿元,其中来自企业的经费占总经费的46.8%;与企业共建71个工程技术中心,发表各类论文1100多篇。

  “科研论文应更多地写在车间里,写在流水线上。”谈及如何破解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的老大难问题,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所长崔平经常这样说。在她看来,要打破产学研用的“不通气”状态,必须建立一种嵌入式的合作机制,通过与行业领军企业结为战略合作伙伴、与业内骨干企业共建技术中心、科研人员定期到企业挂职等多种方式,构建一个让科研成果真正接地气的产学研通道。

  科研团队带着成果“嫁入”企业,让企业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信心。在相中该所一项生物塑料新成果后,宁波家联塑料用品制造有限公司与材料所达成这样的合作模式:双方联合成立“宁波家塑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科研人员以技术入股30%,企业出1500万元技术转让费。转让费实行分期付款,企业每年只需拿出150万元作为研发经费给材料所,当新产品年产值达1亿元时,则拿出销售的2%作为研发经费支付。

  宁波家联董事长王熊告诉记者,企业减少前期投入还只是一方面,在材料所的重大科研成果转让中,完成实验室试验、小试、中试仅仅只是前奏,必须在最终帮助企业设计好生产车间、选择好设备、设计建起生产线,直至大规模生产后,才能完成技术转让。

  科学家走出实验室,走进流水线,对自身来说也是新挑战。负责“家联”项目的材料所团队负责人朱锦说起当时的烦恼:按照要求,他必须在短短6个月内,完成生物塑料从小试到中试再到商业化的整个过程。这促使他更潜心地钻研流水线上碰到的课题,带来了应用基础研究的活力。而今,以淀粉和聚乳酸为原料的整条生产线建成不到一个月,已接到700多万元的国外订单。

  据统计,目前材料所已与30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约八成是浙江企业。近几年来,该所已有十多项重大科研成果成功实现转移转化,每年都有一批新技术在企业得到应用,已经实现新增产值50多亿元。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也让材料所建立起一支平均年龄32.5岁的科学家队伍,全所高端人才流失率不到1%。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李月红 陶永怀 张霞 吴元峰 编辑: 倪雁强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毕业季火了论文查重软件 淘宝卖家一个月卖300多万
  • 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公布 7位温籍人士候选
  • 第四届浙江省中科院政产学研合作大会昨举行
  • 学生在国外老师在国内 远程视频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 中科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落户 绍兴"借智"中科院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