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9日讯 摸底调查、优化政策、推进转型……目前,全市“三改一拆”和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工作正扎实有序进行。
昨天上午,嘉兴市“三改一拆”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肖培生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要求全市上下加大力度,强化责任,切实把“三改一拆”和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各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
“三改一拆”进度全省靠前
王店镇假山村农户沈阿荣是当地一名规模养殖户,猪舍面积有1200多平方米,这几天他正抓紧猪舍拆除和转产工作。而全镇已签约农户有100多户,已拆的有10多户。
而在全市,“三改一拆”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市建委主任陶金根告诉记者,到本月20日,全市已完成“三改”面积269.4万平方米,为省下达目标任务的近50%;拆除违法建筑204.5万平方米,其中违章猪舍85.3万平方米,已经提前完成了省下达的100万平方米建筑拆除任务。据统计,在省内11个地市中,嘉兴“三改”和拆违的目标任务进度排名均为第三。
“三改一拆”之所以进展较好,主要取决于全市上下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各地结合实际使出了“浑身解数”。海宁以城市有机更新为抓手推进拆违,实现“一天拆迁拆违一万方”的目标;桐乡在政策操作上实行“只点砖头不点人头”,使“城中村”改造复杂问题简单化;海盐以签订退养协议推进畜禽棚舍的清理……而作为全市生猪养殖的重点区域,南湖区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发动,引导和鼓励养殖户转产转业,到20日,全区已拆除违建猪舍近25万平方米,总量排名全市第一。
转产转业步伐加快
在海宁市袁花镇双丰村,生猪养殖户董仁林养了10多年的猪。5月份以来,他一直忙着把猪棚改造成菇棚,走上转型之路。
今年年初以来,一拨接一拨的养猪大户纷纷腾出猪棚改建菇棚等,走出了一条生猪养殖标准化治理的新路子。市政府相关人士介绍说,为鼓励养殖户转产转业,全市农经等部门深入田间地头,采取进村培训、田园培训、订单培训等,积极做好养殖户转产转业的指导工作,邀请葡萄、蜗牛等种植养殖能手,现场进行典型示范。同时,推广“万元千斤”模式,推行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引导农户发展水果、食用菌、苗木等特色产业。
凤桥农户吴有生养了20多年猪,有7个猪舍,面积1200多平方米,每年生猪出栏量1500多头。如今,他拆了猪舍,学起了种桃树,吴有生一家憧憬着屋后桃花盛开的美丽画面。而王店农户顾云峰从去年起就提前行动,开始养殖蜗牛,在他看来,“东方不亮西方亮”。
目前全市各地还纷纷启动了“过路猪”、“泔水猪”专项整治,坚决对“过路猪”说不。其中,平湖市实行了“一猪一证、一猪一券、一猪一费,进一步加强养殖管理,以有效控制养殖规模,维护生态环境。”
互看互学互比互促
“三改一拆”和生猪转型升级工作,事关全市工作大局,事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不过,从当前情况来看,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底数未摸清、政策执行走样、面上推进不平衡等。接下来,全市将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按照“面积清、位置清、用途清、业主身份清”的“四清”摸底,“按图索骥”逐一拆除,强力推进拆违。
而值得一提的是,为推进此项工作,全市将采取现场互评、会议点评等方式,全面开展“互看互学互比互促”活动,互揭短板,取长补短,加大督查检查力度,确保“三改一拆”和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工作可信、可看、可查,经得起检验。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