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01日讯 这几天,在绍兴滨海新城海涂,每天都有十几甚至几十人“潜伏”于一片芦苇丛中。
这些人都是省内外的超级野鸟摄影发烧友,其中包括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野鸟分会会长钱斌等。他们的“偷拍”对象,是新近在那里被意外发现的“鸟中熊猫”——震旦鸦雀。
这种鸟是国际上的濒危鸟种,上世纪80年代中国曾有记录,而后就消失了。
这丛芦苇中,“鸟中熊猫”有好几百只
震旦鸦雀的行踪,是绍兴一名摄鸟爱好者无意中发现的。
上月初,当听朋友说滨海新城一片海涂里栖息着许多不知名的鸟类这个消息后,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院教授田润刚一有空就往那片海涂跑,蹲守在芦苇荡里拍摄。
那天上午,几只身体娇小、很像鹦鹉的小鸟出现在他的视野中,于是他一路悄悄跟随它们,来到芦苇深处。
在这丛茂盛的芦苇中,他兴奋地发现,那里竟歇息着十多只这样的小鸟,还有筑在芦苇中的鸟窝,窝里还有幼鸟。
拍到这有趣的小鸟后,田润刚回到家便查资料,发现他拍到的竟然是有“鸟中熊猫”之称的震旦鸦雀。
万分惊喜之余,他又多次前往那片芦苇丛拍震旦鸦雀,并陆续发现那里有几百只震旦鸦雀。
“它们像快乐的小精灵,在那里安家落户,自由飞翔,欢快歌唱,这是多么和谐美好的画面啊。”这位还担任绍兴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野鸟分会会长一职的鸟类专家说。
原生态的海涂芦苇,留住了它们
随后,田润刚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一些野鸟摄影爱好者。
这一发现很快引发圈内“地震”,来自上海、杭州、宁波等地的发烧友一一赶到滨海海涂,携带“长枪短炮”守候于芦苇丛中,许多发烧友收获了精彩的图片。
绍兴市林业局工作人员赵锷也曾赴实地拍摄。这位摄鸟爱好者告知,多年前上虞农林水利部门在一次水鸟调查中,曾监测到当地有震旦鸦雀出现,这说明绍兴有这个鸟种,只是此后一直无人拍摄到。
他说,震旦鸦雀大多生活在芦苇丛中,以芦苇中的小虫为食。这种鸟飞行能力较弱,一般会近距离低飞,而且显得有点“笨”,反应不快,警觉性不像其他鸟类强,人类只要慢慢靠近,它们一般不会惊飞。
赵锷说,这些震旦鸦雀安家的海涂芦苇还很原生态,面积有几百亩。正是这片芦苇,养育了这种罕见的鸟类,“绍兴市内其他地方也有成片芦苇,但尚未观测到震旦鸦雀”。
震旦鸦雀的名字很“中国”
震旦鸦雀,雀形目鹟(wēng)科鸦雀属,体型娇小,身长加上尾羽总共不足20厘米,加上生性好动,喜欢吃苇杆里和芦苇表面的虫子,专家们称它为“芦苇中的啄木鸟”。
作为留鸟(长期栖居在生殖地域,不作周期性迁徙的鸟类),震旦鸦雀严重依赖芦苇生境生存,没有芦苇,它就会失去生存空间必死无疑。
为什么叫它震旦鸦雀?
浙江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野鸟分会会长钱斌介绍,“震旦”一词来自古印度,这是古印度对中国的称呼。
他说,震旦鸦雀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世界易危物种,已被列入国际鸟类红皮书,被称为“鸟中熊猫”。
“这种鸟儿第一个采集到的标本是在南京,据称对震旦鸦雀的正式记录,还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此后这种鸟一度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根据记载,震旦鸦雀的分布仅限于黑龙江下游及辽宁和长江流域等地,但很少出现在人类视线中。
对于此次大群发现震旦鸦雀,野生动物保护者们特别高兴。田润刚说,为此他非常激动,同时他还在那里发现了白鹭、苍鹭等几十种其他鸟类,“这里无疑是鸟类的天堂。”
不过,田润刚心里非常担忧,他怕这片尚未开发的长满芦苇的湿地遭到破坏。他说,震旦鸦雀不善于长途飞行迁徙,一旦芦苇丛消失,它们就无安身之地。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