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台州市“美德少年”评选中,范松林、黄梓芯、陈奕多、陈怡、林剑丹 、汪珂怡、李清岚 、柳玥、曹贵林、程海燕等10名青少年获奖。图为颁奖现场。 牟永远摄
编者的话
5月底,首届台州市“美德少年”评选结果出炉,共有10名学生获评首届台州市“美德少年”奖,20名学生获评“美德少年”提名人物奖。
此次评选活动从今年1月份开始,经过推荐、初评、复评、公示、投票、终评等环节,最终评出10人,并根据其事迹类型,分为“孝敬少年”、“爱心少年”、“自强少年”、“诚信少年”、“环保少年”等五类。6月至12月,全市中小学校和各级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还将深入开展“美德少年”学习宣传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学习美德、践行美德、弘扬美德。
那么,被推评出来的“美德少年”,他们具备哪些素质、有哪些感人的闪光点值得学习呢?在当下,青少年需要树立什么样的美德价值观呢?就此,本报采访了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部分美德少年和他们的老师、家长。从他们的讲述和故事中,我们能获取可贵的道德养分和人生启迪。
孝敬少年:能分担责任、守护相助
曹贵林——做妈妈一辈子的保姆柳 玥——帮父母照顾患癌的外婆10多年
浙江在线06月04日讯 曹贵林今年14岁,是仙居县横溪镇中心小学六(3)班的学生。母亲赵世美是贵州人,因脑瘫生活无法自理。2007年之前,他们一家人生活在贵州,赵世美由外婆照顾。到了上学的年纪,曹贵林随父母回到仙居。为了赚钱养家,曹贵林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留下他们母子二人。
那一年,曹贵林8岁,他承担起照顾妈妈的重任,至今六年。他在《我的妈妈》这篇作文中,写下了感人的一句话——我要做妈妈一辈子的保姆。
每天早上5点半,曹贵林就得起床,第一件事是生火烧饭。为了节省时间,他和母亲几乎一天三顿都吃面条。
将面条从锅里捞出来后,曹贵林把饭碗端到母亲床头,一口一口地喂她吃。做完这些,曹贵林才在床边坐下吃早饭,匆匆吃完,他便将碗筷收拾干净,背起书包骑着车子去学校。
中午,曹贵林以最快的速度在学校吃完午饭,然后赶回家为母亲烧饭,再一口一口地喂,然后再回学校上课。
下午放学后,曹贵林从不在外玩耍逗留,总是早早回到家,先是把母亲头天换下的衣服洗干净,然后生火烧饭,再喂母亲吃下,待做完这一切,曹贵林才开始写作业。
每逢周末,曹贵林就骑着三轮车带着母亲去菜市场买她爱吃的菜。这个时候,也是曹妈妈最开心的时候。曹贵林说:“看到妈妈高兴我就很高兴,做什么都愿意。”所以,只要一有时间,曹贵林就会把母亲扶下楼,陪着她四处走走去散心。即便不出门,这个孝顺的少年也总是陪在母亲身边,“我会跟她聊天,什么都聊,说得最多的是我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我觉得她也爱听。”
除了烧饭和陪母亲聊天,洗衣服也是曹贵林做得最多的事。“天热时,一周要给妈妈换洗两次,洗衣服的那晚也会睡得特别晚;天冷每周换洗一次,但那衣服又多又重,搓揉起来很费劲,手都冻得通红。”
同样,天台中学高二(19)班学生柳玥,也是个人见人夸的孝顺孩子。在家,她尊敬长辈,孝顺父母,10多年来,一直帮父母贴心照顾患癌的外婆;在校,她成立爱心基金会,经常帮助特困生,看望孤寡老人,为汶川、玉树灾区损款捐物。
对于他们俩的故事,周边人很是感动。曹贵林的班主任陈春梅就说:“他对妈妈的照顾很细心,我看到他妈妈总是穿得很干净,头发整齐,还别了发夹,带了袖套。”
市文明办未成年人处处长朱连明认为,每个人都有父母长辈,孝敬,是青少年应该有的品质。孝敬父母和长辈,真诚对待身边亲友,在家里主动分担家务,在亲人有伤病、残疾等困境下,能主动分担责任,守护相助。从孝敬少年身上,我们看到了更为突出的品质。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