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04日讯 1995年,临海市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城市;2008年,临海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去年10月,临海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并成功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
文明、卫生这两个现代词汇,与“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临海新时期价值观交融共生,流进这座千年城市的文化血液,也无声浸润了古城墙的青苔、望江门的虫唱、紫阳街的夕照、巾子山的钟鼓、东湖的飞阁流丹。
真功实做、虚功巧做。回顾一年多的创建历程,临海倾全城之力,打赢了一场必胜之战。
造氛围:全员发动,全民参与
2011年10月21日,一场动员大会,拉开了临海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城市(以下简称“两创”)的时代大幕。
“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是互为映衬的称号和荣誉,也是衡量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对古城临海而言,“两创”是一次现代文明的洗礼,也是锤炼新时期临海精神的熔炉。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临海迎检、创建两项工作同步进行,牵动着每一个临海人的心。
按照“做精城市亮点、丰富城市元素、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创建目标,临海市委、市政府将“两创”作为提高城市综合实力的综合载体提上议事日程,第一时间建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与各职能部门、街道、社区(城中村)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体系,随即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联系督查制度。
15万份公开信,300多万条手机短信,不可胜计的广告牌、电子屏幕在传递“两创”倡议,将浓厚的创建氛围覆盖各个街道、社区、企业、学校;“邻居节”、“文明卫生在身边”、“小手拉大手”、“临海好人地图”等一系列活动中,出租车司机、涉小行业业主等服务业代表上电视公开表态;媒体单位设立“曝光台”、“随手拍”,机关街道干部、村居工作者、志愿者上街文明劝导……
今年,省爱卫办公布的数据中,临海市创卫总满意率92.69%,城区道路、小街小巷干净满意率分别是99%、95.08%,绿化状况满意率97.49%,均列全省创卫城市前列。
聚合力:干群齐心,和谐发展
“两创”工作,考验的是城市发展环境、城市竞争力,更是干部凝聚力、市民向心力。
两水村,位于灵江二桥南岸,全村人口近2000人,原本是一个垃圾遍地、工业经济几乎为零的贫困村。经过近10年的发展,该村已成为古城街道的工业重村、临海市的工业强村、亿元村、文明村。
近年来,村集体斥资4000万元,兴建佳园小区,小区内的200套别墅式住房顺利解决了村民住房的老大难问题。走进今天的两水村,举目望去,原先破旧的老区已被百幢规划整齐、设施完善小康型村民住宅小区所代替。房前屋后,遍植丹桂松柏;小区花园内,老人们下棋喝茶、孩子们聊天嬉戏。村党支部副书记周金法告诉记者,两水村能取得今天的创建成果,靠的是干群齐心,和谐发展。
“两创”工作将干群拧成了一股绳,在长期坚持的“清洁家园、和谐乡村”行动、“我爱我家,巾帼创卫”、“清洁家园迎新年”等活动中,该村先后投资120万元,造林50多亩,共植树35000多棵,绿化率达到97%。两水新区一期、二期建设全面完成,真正实现了“路路绿树掩映、户户鸟语花香”。
“美丽乡村”、“四边三化”、“多城同创”……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生态美丽与经济建设相得益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的两水村,都是张闪亮的名片。
谋长效:推陈出新,长效管理
在大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记者无意中翻到一张记录于去年7月20日的《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报送表》。“本周工作开展情况”有:清理楼道小广告、与物业一起清除绿化带“韭菜”、更换30多个旧的垃圾筒、彻底清洗公共厕所、清洗道路窨井12个。“下周工作”包括:清除绿化带垃圾、遏制社区内楼道堆放反弹现象。
中心副主任周秀利说,经历“两创”的一年多时间里,几乎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要按时报送创建信息。参与创建工作的,除了5名社区工作人员,还有广大的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以及各幢各单元的住户。
制订创卫标准、成立创卫服务小分队、每年举行一次“社区文化周”、建立健全民情恳谈会……“两创”期间,社区居民集思广益,不断推陈出新,寻求长效管理。
社区居民叶先生在机关单位上班,现在撕“小广告”成了他的“职业病”。“创卫不能走走过场,做出了成绩就更要珍惜。一看到‘小广告’,我走到哪里就撕到哪里,我儿子也跟在身后一起撕。”
“两创”量大面广,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健全的机制来保障。放眼临海全市,先后建立了常态化保洁、网格化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机制。
“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始终是进行时。”临海市市长蒋冰风表示,尽管临海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先进城市和群众愿望相比,还有差距。临海将不断巩固和深化创建成果,不断提升投资创业的发展环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宜居城市。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