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设施再多一些,市民意识再强一点
2013年06月05日 08:40:36
同创之声
卫生,应该是习惯
黄保才
一个可以诗意栖居的城市,前提是环境清爽整洁,无论是城市的“面子”——大街马路、广场公园,还是“城市”的里子——背街里巷、小区弄堂,都要纤尘不染,让人置身其中,神清气畅。
遗憾的是,这仍是一个梦想。我们的城市,清洁很大程度上只限于“面子”,而“里子”,通常情形下,保洁乏力,生活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既碍人眼目,催生感官上的不舒适,还滋生蚊蝇,传播病菌,有害身心。没有人希望生活在如此肮脏的环境里,但人们缺少一以贯之的改变现状的行动。
爱国卫生运动,这个词眼在日常生活中听得耳朵都起了茧。环境卫生工作,与爱国沾边,足见其意义重大,我们至今还有爱卫会、爱卫办等机构;卫生被称为运动,看来难度之大,非全民发动,不能求得显著成效。窃以为,搞好环境卫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为改善自己和他人的居住环境服务,是一项爱人爱己的生活内容。运动式的卫生工作,一旦开展起来轰轰烈烈,但过后恢复如初,卫生运动搞了多少年,我们环境卫生还是不尽如人意。
生活中,私人地带的环境卫生好搞,也容易保持,但公共领地,人们就满不在乎,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这些“恶”小行为是可以传染的,如同“破窗效应”,一扇窗玻璃破了,如果得不到及时修补,其他窗玻璃也会莫名其妙地被砸。卫生,其实是一种意识,一种习惯养成,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举手之劳。现在政府倡导“垃圾不落地”,这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譬如人们当街吃产生垃圾的零食,只要拎个塑料袋就可以了,但很少有人这么做,是“非不能,而不为也”。
每日关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浙江即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