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守法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集体沦陷;更可怕的是,集体践踏规则之后,反而公然群起围攻秩序守护者。今年高考,湖北钟祥三中艺体考点就发生了匪夷所思的“连续剧”:外地监考老师因没收考生的作弊工具而被打,还有家长威胁监考老师关闭屏蔽仪:“不关就出不去!”高考结束后,近百名考生及家长因“监考太严”、作弊不成而用文具和石头砸门,围堵监考老师。有考生说,事先花钱向老师订了答案却没收到,要求退钱。
高考弊案已非一例两例,可在钟祥,作弊者的理直气壮实在令人惊愕到无语。透过现场视频,唯见诚信碎了一地,舞弊势如破竹,法纪则被逼到退无可退的铁门后瑟瑟发抖。考场宛若丛林,邪恶如此嚣张,无论用“无耻”、“无赖”还是“无奈”来形容,都已太苍白。
我们有一万个理由谴责和感叹,可当一种丑行不仅出自一两个人,而是成为一个群体的共同选择时,道德的谴责已没有多大意义。要紧的是弄清楚这种“丛林状态”从何而来?为何会有这么多人视买答案、撒谎、带作弊工具进考场如家常便饭?他们为什么敢“义正词严”地质问副市长,甚至威胁不让作弊就罢考?而最具反讽意味的是,要求允许作弊,竟然是为了“公平公正”!
这是“破窗效应”的典型案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一扇窗户被砸破而又没有及时修复,就可能有更多人受到“示范性纵容”而去砸破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践踏规则就会成为常态,“违规”就成了新的规则。“监考太严”,破坏的正是“作弊潜规则”下的利益链条,是试图用早已被毁坏的“不作弊”旧规则,来收复已被“作弊”新规则统辖的那些地盘。在作弊成风之后再来整治,被整治者反而产生“只有自己束手就擒,别人还在作弊”的“公平焦虑”,他们怎能不将整治者视为仇敌?这就是作弊者所追求的“公平公正”!
那么,是谁打破了第一扇“窗户”?又是谁打破了更大、更高、示范作用更强的那些“窗户”?进一步追问:是谁身负“补窗”和追责的重任却不及时作为,反而一次次让“破窗而出者”收获额外利益?
钟祥发生的围堵监考老师事件,是“地下法则”与“桌面法则”之间偶然并轨所引发的剧烈碰撞。那些理直气壮要求允许作弊以保“公平公正”的考生及家长提醒我们:小漏不补,大漏难堵,从“破窗”到“丛林”只有一步之遥;一旦“破窗”密布之后才想起要“补窗”,就必须坚决展示自己并非“阵发性从严”或“选择性执纪”,而是一以贯之、全面修补,不给被整治者以任何“不公平”的契机和托词。如此,才有可能重塑规则、重整考试秩序。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