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队队员刘兰福帮村民拔秧苗。夏丹 摄
浙江日报云和6月13日电“兰福,我右脚前些天扭伤下不了地,半亩田的秧苗还没插,想请你帮帮忙。”刚吃过午饭,云和县崇头镇黄家畲村村民刘兰福,接到86岁毛先帮的求助电话后背上扁担,拿起秧夹,往老毛家的稻田走去。
刘兰福是村便民服务队的队员。今年5月,黄家畲村成立“乡村110”便民服务队,由村里党员干部、有专长的能人组成。他们的服务内容、联系方式,经过统一编排,制成“互助联系卡”,贴在村民家里。村民有急事,一个电话就能找到人。便民服务队有队员70余人,服务内容有医疗、农技指导及生产资料供应、泥工、木工、电工,甚至有矛盾协调等,涉及村民日常生活、农业生产急需的30余项服务。
青青的秧苗在刘兰福手下格外温顺。不到两分钟,一把秧苗已用干稻草捆好。半天忙活下来,刘兰福不仅没收老毛一分工钱,还提前包下了打虫、收稻子的活儿。
在便民服务队里,刘兰福的专业是“屠工”,但杀猪的活儿不是天天有。“虽然我52岁了,但在村里算是‘年轻人’,有力气就帮大家干干活。”
黄家畲村距离县城有32公里,进城的路80%是海拔900多米高的盘山公路。村里年轻人多外出打工,留守的1200多名村民中,50岁以上的人占60%。
“老人多,需要的服务更多,这也是村便民服务队成立的初衷。别看服务队做的都是芝麻绿豆小事,对于村民来说,可以解燃眉之急。服务队成立以来,已无偿为村民提供服务千余次。”黄源便民服务分中心负责人李叶平,对此深有感触。
刘裕东是村卫生室的医生,现在成了服务队最忙的“服务明星”,每天找他的电话不断。“村里老人多,行动不方便,以前哪儿不舒服了,多靠邻居给我传话,一来二去耽搁了时间。现在好了,一个电话打给我,我就立马上门服务。”
说话的工夫,刘裕东的电话又响了,“刘医生,今天胸口很闷,估计老毛病又犯了,你来看看哦。”附近水碓垟村的雷根女,身体不大好。“从她家走到村公路上,就要花半小时。在村公路上几时能等到车就更说不准了。她来电话,我立马就过去,她方便多了。”刘裕东边说着,边整理药箱。“出诊一次,顺道多看一些老人,他们需要最多的就是这些高血压、冠心病药,我多带一些。”
便民服务事无巨细。80岁的刘家玄,两个儿子都进城打工了,家里只剩他和老伴。过去买点米,老两口要一起去村小卖部抬,再就是儿子回家时一次性买上好几袋。“现在家里没米了,煤气用完了,按照上面的号码,一个电话就有人给我们送上门。”刘家玄说。
“有事就给服务队打电话”,如今已成了黄家畲村村民的一句口头禅,村民们遇到难事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服务队。“亲帮亲,邻帮邻,如同一家人。根据自身实际,整合留守村民资源,服务农家解决了留守老人出门难、办事难的问题,也让年轻人在外打拼更安心。”李叶平说。
目前,黄源便民服务中心所辖另外8个行政村里,不少能人巧匠,也希望能加入到便民服务队中来,为村民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
- 慈溪招商引智 让“空降兵”做服务者和示范者
- 舟山电力抢修服务智能化 3G单兵装备显身手
- 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关注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 梁希森林公园一期工程年内完工 面积约11.8平方公里
- “便民提醒”6月29日及以后火车票暂停发售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