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4日讯 在今年的治堵行动中,交警部门对交通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尤其是对非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展开了严厉的整治。在整治过程中,不少市民为了逃避处罚,做出了许多不理智的举动。这些行为的出现,有时候并非仅仅因为违法者本人的冲动鲁莽,也与围观群众的起哄乃至怂恿有很大关系。
6月8日上午10点,在市区延安路新建南路口,一名电动自行车车主因骑车带人被交警拦了下来,骑车的是一对父子,儿子的年龄显然已经在12周岁以上,交警对骑男子做出罚款20元的处罚,可他说什么也不认罚。“我从来不知道骑车带人还要罚款的,第一次就放过我吧,我下次一定改。”该男子说。
但交警执法一视同仁,认为该男子还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下次被交警抓了还是会以同样的借口搪塞,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坚持对其处以20元罚款。
随后,又有一对骑车带人的姐妹,被交警拦下罚了20元。这两人倒是挺爽快,拿出100元,让交警找给她们。正当交警要将80元零钱给她们的时候,一阵风吹来,钱散落一地,交警正弯腰去捡,此时一位骑电动车的过路群众见状,大喊道:“交警又在捡钱了,你们交警的钱真好赚,只要捡捡就好了。”
交警说,在整治期间,他们每天都要处罚20~30起非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有些违法者不认罚,他们需要花费大量口舌对其进行教育和劝说。除此之外,他们也常常要遭受旁观者的冷嘲热讽。“有说我们‘抓收入’的,有说我们‘抢钱’的。”交警介绍,一些暴力抗法事件的出现,与围观者不理解、瞎起哄密不可分,正是他们的推波助澜,导致了违法者情绪激动,与交警产生冲突。
“我们处罚交通违法行为,实际上是在为大家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如果市民不理解、不配合交警工作,反而去帮助违法者,助长违法者的不良风气,影响了道路交通秩序,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市民自身。”交警对记者说道。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