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这是一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执法大检查,不妨说这是省人大对舟山人解决用水问题的实地考察。
刻骨铭心——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考察后,省人大检查组用这四个字评价了舟山人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
6月4日至5日,由省人大常委会冯明副主任为组长的检查组到舟山。
“水资源短缺历来是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历来缺水的海岛城市面临更大的用水压力。然而,有了大陆引水工程、海水淡化技术的舟山,为什么依然缺水?舟山市副市长刘宏明做了详细解释。
缺水——每年盼台风
四面环海的舟山,是浙江省淡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全市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92亿方,人均水量仅707方,约为全国人均的三分之一,全省人均的五分之二。
历史上的舟山,生产生活用水全看老天爷的脸色。境内没有过境客水,舟山主要利用水库、山塘等蓄水设施依靠梅汛和台汛两期降水来蓄水。
“舟山人对台风是又爱又恨,”刘宏明副市长说,每年都希望台风能和舟山打个擦边球,擦肩而过的“湿台风”,能给这片土地带来滋养的雨水。只是很多时候舟山人迎来的是“干台风”,只有风没有雨。更让舟山市政府头疼的是,按政策,为保安全,台风来临前,水库必须开闸放水,腾出空间接收台风雨,可是放了水后雨水不来怎么办?
在降水少的年份,舟山只得在旱季限时供水,家家户户用水桶备水。1996年夏,还曾发生过多艘大型油轮从上海和宁波向岛上紧急运送自来水的壮观场面。
1999年8月,舟山投资3.16亿元,正式启动舟山大陆引水一期工程,大大缓和了舟山用水窘境。
刘宏明说,目前,全市水源主要由本地水源和大陆引水两部分组成。本地水源主要来自全市211座中小型水库,其中列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源地共69个,年供水能力2870万方。大陆引水(一期)水源地为宁波姚江,年均供水2160万方,自2003年8月建成启用至今,已累计引水1.3亿方。城市年总供水能力约7000万方。
呼吁宁波、绍兴等地
进一步保护舟山大陆引水水源
刘宏明说,在规划中,水库水是舟山主水源,大陆引水只是作为备用;但在实际操作中,首先调用大陆引水,水库水反成备用与补充。
舟山市原水管理中心主任闻信德说,舟山缺水时,往往宁波姚江也是枯水期,除了水量少,这期间水质也无法保证,因此不能过分依赖大陆引水,水库必须保证一定的蓄水量,以备不时之需。
“在舟山民间,老百姓对来自姚江的大陆原水并不放心,毕竟这片宁波人曾经的饮用水水源,如今只是宁波人工业用水取水口,而我们舟山人却把它用作生活用水水源,”为此,舟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松宽曾带队到宁波考察,明白宁波对姚江的治理确实也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周松宽说,在对友城宁波表示诚挚感谢的同时,对总体水质的担忧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部分有机物超标。
刘宏明在汇报中提到,“姚江水源地保护情况较为复杂,不仅涉及宁波流域的农业和群众生产生活污染治理,还涉及上游绍兴地区特别是上虞地区的污染治理问题。据有关方面了解,姚江上游来水水质不容乐观,较多时是四-五类,有时甚至是劣五类水质。”
为此,刘宏明也向省人大检查组提出了建议:“希望省人大呼吁和督促宁波、绍兴等有关方面在姚江上游水源地治理保护上进一步加大力度,确保姚江水质安全稳定。”
高电价成海水淡化工程发展绊脚石
除了水库水和大陆引水这两大主要水源,舟山还将双手伸向大海,向海洋要淡水。
早在1997年10月,嵊泗建起了全国第一座500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2003年大旱时为嵊山岛居民提供了60%的饮用水。
之后,一处处海水淡化工程在众岛屿开建,海水淡化已成为舟山市边远小岛解决居民生活、生产用水的重要水源。
群岛新区获批后,舟山面临更大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刘宏明说,政府计划更大规模地发展海水淡化工程作为用水补充。
然而除了巨大的初期投入外,高额电价成了最大的发展障碍。
刘宏明算了一笔账,从直接成本看,每立方米海水淡化水的成本价在5元左右,如果加上银行利息与设备折旧等财务成本,总成本在7元左右。
而记者从舟山市水务集团了解到,目前舟山本岛居民生活用水的阶梯价格最低为2.8元每立方米,最高也就5元(不包括大陆引水加价0.6元)。
刘宏明副市长呼吁,海水淡化对缺水的舟山来说实属公益性质,希望有关部门在电价上给予优惠,毕竟这是改善居民基本生活的工程项目。
- 嘉兴市援建新疆沙雅饮用水安全工程通水
- 经检测未达标准 长漕河河水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 调查全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情况
-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在湖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执法检查
- 人大常委会检查组赴嵊泗 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检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