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杭城公办小学6月22日、23日报名 继续实行零择校
2013年06月18日 04:32:22

  一表生:学龄儿童户口与父母户口、家庭住房(父母有房产的,以父母房产证为依据认定)三者一致,均在小学教育服务区。

  二表生:学龄儿童自出生日起寄养在本市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家,学龄儿童和父母户籍及祖父母(外祖父母)住房在本小学教育服务区。

  三表生:学龄儿童和父母户籍在本小学教育服务区,家庭实际住房在杭州市区其他地区。

  浙江在线06月18日讯这个周末,6月22日、23日,杭城公办小学报名。入学年龄满6周岁(2006年9月1日~2007年8月31日出生)的孩子,均可报名。

  今年杭城一年级新生的人数,比去年猛增,已经从各区教育部门初步的统计数据中得到了证实。据杭州市教育局的一份数据显示,今年要读一年级的杭州户籍孩子,比去年增加3000多人。

  一年级新生人数

  从2011年起“三连涨”

  据杭州市教育局的一份数据显示,今年要读一年级的杭州户籍孩子,比去年增加3000多人。

  杭城今年会有多少一年级新生?这个数字,要等到所有的孩子报名结束后,才能统计出来。

  不过,从各区教育部门初步的统计数据看,今年杭城一年级新生人数比去年猛增,已是不争的事实:

  拱墅区今年本地生可能增加近600人,外地生保守估计比去年增加300人。

  江干区今年本地生比去年增加了800人,外地生的登记信息是3100人。去年,江干区总共录取了5200多一年级新生,其中外地生2000多人。

  西湖区今年杭州户口学龄儿童比去年多1000多人。

  上城区压力小一点,本地生大概增加几百人,外地生增加不多。

  从2011年起,杭城一年级新生人数“三连涨”:2011年以前,杭城一年级新生人数一直维持在2.3万人左右,2011年接近2.9万;去年一年级新生人数接近3万人;今年一年级新生人数的增幅、增速,有加快的趋势,预计突破3万人。

  很多“小班化”的学校

  小班不复存在

  一年级新生数量猛增,后果是,杭城很多开设小班的学校,小班不复存在,只能开设大班。

  这两天,杭州新华实验幼托园的一个大班,到杭州青蓝小学体验小学课堂。这个大班30个孩子,有一半入读青蓝小学。

  有位家长问学校老师:“今年一年级是不是小班?”

  “今年我们是大班,班额可能要超过40人。”

  家长很惊讶:“你们不是一直在宣传‘小班化’教育吗,怎么一个班有这么多人呀?”

  “没办法,今年学区生实在太多了,不仅我们学校小班化实现不了,整个下城区今年都是大班。”老师有些无奈,去年学校努力了一下,班额控制在35人以内,今年又反弹到了大班。

  1997年、1998年,杭州老城区的生源曾经出现回落,一些公办小学生源不足,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到关注的“小班化”教育开始流行。

  学区生多了

  可能会调配到周边学校

  记者联系了城西、城东各一所热点公办小学,两所小学在今年5月份对学区内有户籍的孩子进行了摸底,人数远远超过了招生数。

  城西公办小学校长说,学校原打算招5个班,后调整为6个班,每班人数不超过45人。5月份的调查显示,户口在学区内的适龄儿童,达到了370多人。

  “多出来两个班的孩子,但我们肯定接收不了那么多人。”校长说,他们会根据报名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排队,“一般情况下,住户一致的学生优先,但也要按迁入时间排队。”

  城东的这所公办小学,也是招6个班,5月份派出所拉出来的清单显示,一共有300多孩子。“这个人数,比去年有显著增长,肯定是一表生(见右)先来,二表生排在后面。我们已经做过一些家访了,建议那些二表生的家长,最好把孩子的户口迁回去。”该校长说,因为学区生实在多了,学校的一些学区生可能会调配到周边的学校。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作者:梁建伟编辑:吴晔
杭州平湖秋月景点修葺后开放

杭州平湖秋月景点修葺后开放

每日关注
  • 瑞安干菜腌制蔬菜合格率偏低 温州市区情况如何?
  • 出行这些消息不得不看 城西这段路估计要堵足三年
  • 慈溪女护士清晨在家门口遇袭 案发前曾出现可疑男子
  • 节后招工市场:普工、服务员、驾驶员需求量最大
  • 跖骨骨折11天后下水训练 孙杨被里约奥运逼得好紧
相关阅读
  • 最后一场拼搏 浙江今年高考报名人数约31.3万人
  • 淳安好乡音大家都来说 如果你也有自信请随时来报名
  • 杭州学生暑期志愿服务报名开始
  • 小学入学资格审核结束 现在可查孩子能否报名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