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1.老家磐安的小京生,俗称“小红毛”,壳薄仁满,量少价高。较之于超市里常见的“天府花生”,小京生之“小”名副其实,而“小”之妙处是可以让人多花点“剥”的时间。由“小”而负盛名,可以看出时代已经驱逐了饥饿且容得下闲情了。 (摘自《落花而生》)
2.点燃一根柴禾,能煮熟一锅“文化”。从生食到熟食,从类人猿到人,火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动因。但石燧取火,是因了柴的助燃。没有柴,任你怎么敲击石燧,也燃不成火势;没有柴,烟囱里便升不起炊烟;只有柴与火的结合,才有一家老少的一日三餐。 (摘自《柴》)
3.江南是鱼米之乡,有万年的稻作文明。一粒米,既喂养了乡村和城市,也见证着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天大地大,肚子最大。米作为开门之“事”,笃定是一种泛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旦断炊,一切能够果腹之物,野菜、草根、树枝,甚至观音土,皆可为“米”! (摘自《米》)
4.盐是咸的,生活也是咸的。“淡出鸟儿”之语,既泛指菜肴的无味,也折射着生活的无趣。同样是一杯水,肉眼分不出是盐水还是淡水,但只要舌头一尝便知。倘若生活是水,“盐”就是思想,人的一生就像盐溶于水的过程。因而,不论何人,也不论生活是否顺当,笃定有不可或缺的味道——不管是这味,还是那味,味味都离不开那撮“盐”。“盐”从哪里来?从生活的海水里提炼! (摘自《盐》)
5.在味的舞台上,醋有点类似于活跃气氛的丑角,多了喧宾夺主,少了不免平淡乏味——糖醋排骨是酸味与甜味有机组合的典范,是一种温柔而略带浪漫情调的风格;西湖醋鱼纯粹以醋为主,滴油不用。美器盛来,鱼身油光,鱼眼圆瞪,胸鳍挺拔,形态生动。入得口来,清香达肺,细嫩素爽。
(摘自《近醋者寿》)
6.人生如茶生。当婴儿呱呱坠地,首先尝到的不是初生母乳,而是苦涩的黄连水。之后,咿呀学语,又面临求学、恋爱、就业、职称、职位……每一个生存状态,都是人生苦难之重要诱因,倘若不能坦然从容相待,往往会有“我比黄连苦三分”的感慨。 (摘自《苦茶清心》)
7.瓦罐煨鸡是极富创意的构想——不煮、不蒸,也不是干烤,硬是靠两口铁锅中的温度烘烤,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鸡的原味,使鸡的鲜香不受损失,加上间接加热,时间又长,从而形成了它色泽金黄闪亮,油而不腻的特点。也许,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火,终是吃遍南北,也是绝无仅有的。
(摘自《瓦罐煨鸡》)
8.金华人颇会喝汤。胴骨煲自不必说,即便是东阳的土鸡煲,磐安的瓦罐鸡,上溪的牛杂煲,亦均以汤汁取胜,“熬”中见长。古人以“羹”意会“汤”,其古雅之感觉当与诗之大雅同样美妙,亦可见汤与诗虽为异类,却殊途同归。换言之,一盅好汤当是一首液态的朗诵诗。 (摘自《说“汤”》)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每每面对这碗满满当当的腊肉索粉,总要在动筷之前深吸一口汤气,让浓香沁入心肺。因为这香气,不仅激活了味蕾,而且像母亲那只温柔的手,抚慰着疲惫的游子。
(摘自《索粉》)
10.女人如酒,男人爱喝,女人也乐于被喝。优秀的男人必是高级酿酒师,懂得为自己酿一坛够喝一辈子的美酒——一旦启封,但愿长醉不醒。瘾头上来,无妨自斟自饮,喝的虽是浊酒,但品的是生活滋味,感的是人情冷暖,悟的是人生哲理。
(摘自《美女与美酒》)
- 金华“万家购物”涉嫌传销一案将开庭 涉案会员近200万人
- 金华未来一周艳阳回归午后阵雨活跃 留意彩虹
- 孩子"出柜"了怎么办 70多位"同志"及家长在金华恳谈
- 创新驱动发展加速浙中崛起 访金华市委书记陈一新
- 金华市青年企业家赴新疆温宿考察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