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8日讯 清朝或民国时期的房产交易契约估计很多人见过,但大多是单张一次性交易的契约。你们见过全都是有关一套房子、历时70多年的多份交易契约吗?最近,平湖有一位名叫徐杰的市民,就把自己原先那套房子的相关交易契约一共26份资料捐给了平湖市博物馆,一时间引起收藏界人士的关注。“这么多份全关于一套房子的交易契约保存得这么完好,这在我们馆里还是首次出现。”昨天上午,平湖市博物馆馆长杨根文对记者说。
26份资料见证老房6次交易
在平湖市博物馆办公室主任陆敏仙的陪同下,记者见到了这套已经放入珍藏室的资料。陆敏仙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一份份展开,关于这套原在平湖市区仓弄(现已拆迁)的老房的数十年交易史也展现在记者面前。
这些资料大多写在一张张绵纸上,纸张有些粗糙,上面的文字全都用毛笔书写,字迹工整。记者发现这些资料中属于房产交易契约的有10多份,但因为有些是一式两份,所以代表正式交易过程的有6份。“这说明这套房子在这一时间段内转手交易了6次。”陆敏仙说。这6次交易经过了多少时间?陆敏仙找到最早的一份写于同治十年,最后一份写于民国三十五年,即从1871年到1946年,前后经历的时间达75年。
平湖市博物馆馆长杨根文告诉记者,在莫氏庄园内,他们也发现了许多房产交易、土地交易的契约,但大多是某个时间点的。像这样的多份契约全都与一套房有关,而且经历时间又这么长,平湖市博物馆以前还没有收藏过。
一套契约提供很多宝贵信息
陆敏仙告诉记者,如果说经济价值的话,这套房产交易资料的价值可能并不高,但用在研究上的话,价值一时难以估量,“单就目前上面显示的信息来看,许多信息是很宝贵的。”
记者发现,一份清朝时期的交易契约名为“卖房屋装修契”,上面除了对所卖房屋的面积进行标注外,还对房屋的装修内容写得很清楚,比如门窗如何装修等,这种细节在现在的交易契约上是看不到的。还有一种名叫“杜绝契”,上面明确规定,即使亲友提出买卖意见想作出更改都不行,双方均不能反悔,这就没有现今的毁约赔定金多少倍的规定。陆敏仙说,这两种契约的好处在于,在买卖过程中避免了售后纠纷的发生。
在这些契约里,一些地名与计量单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一份同治年间的契约上,地名标注为“永丰镇”,这应该就是后来的城关镇或当湖镇。陆敏仙告诉记者,这对地名变迁的研究也有辅助作用。再如小地名,现在都称某小区某幢等,而当时称为“一都一图”。买卖的房屋面积也不用多少平方米,而是以地基面积来计算的,以“亩、分”来计算,至于这房子有多少层,当时都是没有标注的。
记者发现,在民国时期的交易契约上出现了印花税,面值有500元、1000元的,当时一套房的印花税达2900元。至于新中国的印花税怎么会出现在民国的契约上,平湖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屠珍荣认为,这表明这套房产的私有产权在新中国成立后依然得到了承认。
博物馆是这些资料
最好的归宿
这套保存完好的资料怎么会想到捐给博物馆呢?再有一个谜团是,多人间转卖的契约怎么会最终集中到一个人手上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找到了捐献者徐杰。
徐杰性格爽朗,今年54岁。他告诉记者,这套房子转卖中的最后一个买主是他的爷爷,前面的户主当时把前几次转卖的契约都交到了爷爷手里。“估计以前有这样不成文的规定吧,每次买卖都要把所有交易资料交到下一个买主手里。”徐杰说。至于为何将这套资料捐给博物馆,徐杰说,他曾经看到新闻报道,得知这样的一套资料是很有研究价值的,而自己的儿子又不是喜欢收藏的人,他怕交到他们手里后没能很好保存,所以最终决定捐给博物馆,“这里应该是这套资料最好的归宿。”
说起这套资料,徐杰说保存过程也很曲折,特别是在“文革”期间,奶奶更是冒着风险将它珍藏了起来,遇到有不明人员到来,奶奶多次变换珍藏地点。当奶奶临终将这套资料交到他手上的时候,他就决定要好好传下去。但几年前,这套房子拆迁了,徐杰便觉得这套老房的历史已经结束,这些资料可以捐献给国家了。
杨根文告诉记者,这套资料对研究当时房屋管理制度及地名变迁等很有价值。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