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底子做剪刀那会没有这样可控制温度的电炉,到不到火候,全凭师傅的经验。
浙江在线06月25日讯 说起剪刀,就会想到张小泉。“快似风走润如油,钢铁分明品种稠,裁剪江山成锦绣,杭州何止如并州。”剧作家田汉1966年走访张小泉剪刀厂时,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张小泉剪刀以其“三百年历史,三百年信誉”,被誉为“剪刀之冠”。
现代工艺让剪刀可以流水线生产,一天出厂成千上万把。但是在拱宸桥西,中国刀剪剑博物馆手工艺活态展示馆,还有老匠人们坚持用最纯粹最原始的手工方法制剪。手工制剪并不轻松。张小泉剪刀的传人、张小泉锻打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施金水,今年已经81岁,他和大徒弟丁纪灿,两人忙碌一整天,最多只能做出两把剪刀。
但这手工制做的剪刀,却让我们见识到古老工艺的一丝不苟。
16根铁丝、100层白布
手工剪刀轻松剪断
施金水15岁进张小泉剪刀厂,能手工制作二十多种产品。虽然老人现在不用亲自抡大锤了,但还是会手痒痒去磨几把剪刀。
可是,纯手工打造的张小泉剪刀看起来并不起眼,黑色刀身,只有刀刃明晃晃地发亮。
问老师傅,张小泉剪刀好在哪?施金水拿出一把新磨的剪刀,举到你眼前,说:“看到没有,刀刃和刀身之间,一道白线,这就叫钢铁分明,张小泉特有。”
施金水说,有一回电视台来拍片子,要试验一下刚打好的剪刀到底有多锋利,就拿剪刀剪铁丝,一毫米的铁丝一下剪了16根,剪完铁丝再剪100层的白布,剪刀口子都开到90度了,照样轻松剪断,干完了这两样“重活”,再直接挑战又轻又薄的丝绸,一刀下去,没有一条挂丝。而刃口仍然齐整锋利,毫无缺口和卷刃。这大概就是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张小泉剪刀的魅力所在。
“其实最后剪丝绸才是最难的,前面这样高强度的操作,刀刃很容易出现缺口,再剪丝绸很容易出纰漏,这次挑战说实话,连我们也捏着一把汗。”施金水告诉记者,纯手工打造剪刀,几乎凭借的都是经验,即使技艺最高超的师傅,100把剪刀也会有四五把是不能用的。
一把剪刀72道工
嵌钢锻打乃独门工艺
小小一把剪刀,从钢材到做成剪刀,需要整整72道工序,从试铁、试钢到嵌钢、锻打、淬火、磨制、打轴眼、合脚(弯剪刀把环)。如果关键工序里稍微失之毫厘,就有可能前功尽弃。这72道工序里,最讲究的一道工序就是嵌钢。
在说这道工序之前,得先说说张小泉手工剪刀的用材。与以往使用生铁锻打剪刀不同,张小泉制剪法将钢与铁同时作为锻制剪刀的原料。因为同铁相比,钢有着更加坚硬的质地,是制作剪刀刃口的最佳选择,但钢很脆,不宜拿来锻造。而铁相对柔韧,用于锻造剪体更合适也更便宜。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因此张小泉选择了以铁为剪体、钢为剪刃的做法,钢铁合用,刚柔并济。
在常温下将刃口钢料镶嵌于铁坯的槽中,再放入电炉加热,要等到刃口钢发红,冒出火花。施金水告诉记者,这时坯料温度已接近钢的熔点1515度,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就是钢与铁结合的最佳时机。不过,老底子做剪刀那会没有这样可控制温度的电炉,到不到火候,全凭师傅的经验。
加热出炉后,接下来就是通过敲打让钢铁更紧密粘合了。只见两位师傅配合默契,轮流快速锤击,使钢铁最终粘合,并使钢料处于剪刀刃口的位置。“每一次敲打轻重都关系到粘合程度。”至此,“嵌钢”的处理完成,也决定了张小泉剪刀具有不同于一般剪刀的上乘质量。
最后一道磨剪刀的工序也至关重要,张小泉制剪法中磨剪是另一个亮点。磨剪时先用粗山石对剪刀里外口面儿进行粗磨,最后还要用细山石进行细磨。这时候,匠人的手被剪刀刃划个口子是常事。51岁的丁纪灿手背上就遍布着新新旧旧的大小伤疤。
- 传承创新发展好“枫桥经验” 王辉忠在绍兴调研
- 刘云山会见杭州“最美现象”建设先进经验报告团
- 衢州对毒品堵源截流的省际卡点工作经验将推广
- "剪刀男"冲入校园劫持面包店女店员被抓
- 52度泸州老窖一口气喝完 男小三掏出剪刀捅向情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