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6月24日讯原本多彩的童年,因为毒品而变得暗淡无光。今天,本报报道了温岭女孩小婷12岁沾上毒品的悲剧故事,引来社会各界的关注。
来自省禁毒总队的数据,全省登记在册吸毒人员中,初次查获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占67.5%,其中17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占4.2%。
查获的未成年吸毒人员中,女性占比有增高的趋势。吸毒给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伤害,不仅会荒废学业,同时也造成性格扭曲、人格沦丧,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不良的家教
直到被抓,贵州女孩小玲(化名)仍然想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她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无奈、悔恨……各种心绪交织,让她无比痛苦。
小玲的母亲易某今年39岁,在贵州老家经营服装店。几年前婚姻破裂,易某为抚平伤痛而吸毒。渐渐地,易某的毒瘾越来越大,不仅花光全部家当,还卖掉店面。去年底,易某经人介绍,走上以贩养吸之路。起初,易某从老乡处进货,由于没有“客源”,整天愁眉不展。看到母亲唉声叹气,懂事的小玲常常耐心开导。不想,易某另有打算:想让身材姣好的小玲,做毒品“推销员”。
去年12月的一天,易某故意在小玲面前吸食冰毒,还热情地说“要不要来一口,感觉很好的”。在母亲的引诱下,小玲稀里糊涂就成了毒品的俘虏。今年2月,易某带着小玲到贵阳,让她到各大娱乐场所推销毒品。就这样,小玲开始贩毒。4月初,易某又带小玲和另两名吸毒人员到天台,租下房子贩毒。4月23日晚,母女俩被天台警方抓获。
【点评】青少年沾染毒品,往往和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有关。家庭成员中有人吸毒的青少年,比家庭中无人吸毒的青少年更容易沾染毒品。不良的家教,过分的溺爱,都会成为青少年吸毒成瘾的诱因。对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无知的代价
今年4月,金华市公安局新狮派出所在永康一家宾馆抓获了余某夫妇,当场缴获4克冰毒。让人痛惜的是,因为余某长期吸毒,连怀孕也没有停止,悲剧在下一代重演:孩子成了“毒品宝宝”。
余某夫妇是云南镇雄人,在金华打零工。两年前,年仅19岁的余某认识比她大5岁的李某,两人很快谈上恋爱并同居。受丈夫影响,余某开始吸毒。由于没有正当职业和固定收入,夫妻俩就干起贩毒的勾当,从永康拿货,再卖给下家。
不久,余某有了身孕,但她没办法停止吸毒。去年10月,她生了个孩子,还在哺乳期的她,跟着丈夫吸贩毒。她很快发现,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不一样:有时异常兴奋,整夜不睡觉,有时又不停尖声啼哭,呼吸急促,四肢不时颤抖,有时惊跳和间歇性抽搐。医生检查后发现,孩子是个典型的“毒品宝宝”。
余某因孩子未满一周岁,正在哺乳期,被取保候审;李某因涉嫌吸贩毒被刑拘。
【点评】毒品的危害,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有关专家表示,如果吸食的是海洛因、美沙酮等毒品,孩子出生后肯定会染有毒瘾。就算戒毒成功,从长远来说,曾在母体吸毒的小孩,长大后吸食毒品的概率,也要比正常孩子高三四十倍。
人生的歧路
如果可以选择,女孩张某、孙某和郑某真希望能把那段不堪的往事,从记忆中彻底抹去。
她们都是丽水人,曾是丽水某中学的同学,平时经常一起聚会,无话不谈。而她们初次吸毒时还在读高一,那时3个人都不满17周岁。
2008年夏天,张某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见识到了K粉、冰毒等新型毒品。“吸一口吧,毒品可以减肥,效果绝对比减肥药好。”有人这样蛊惑她们。出于对毒品的好奇,加上对美好身材的向往,3个人竟一起吸毒。由张某出面,向贩毒人员“蓝儿”、“波波”等人联系购买冰毒,费用均摊。她们还自制吸毒工具,多次在学校寝室的卫生间内吸食冰毒。
最终,3人被丽水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抓获。考虑到她们都是在校学生,未满18周岁,丽水市公安局给了她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一方面让学校和家长加强教育和辅导,另一方面采取了信息保密措施,帮助年轻的她们走出人生低谷。
【点评】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单纯无知,有强烈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抵制毒品侵害的心理防线薄弱,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容易上当受骗,陷入毒品的误区。
- 赌博、吸毒、包女人他无所不玩 半年疯狂作案60余起
- 12岁她沾上了毒品 吸毒人员低龄化趋势令人忧
- 衢州对毒品堵源截流的省际卡点工作经验将推广
- 衢州市禁毒委副主任、市公安局副局长陈惠平谈“毒品堵源截流”
- 【问政零距离】打击毒品犯罪 共创平安浙江(四)提问潘鸣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