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家中垃圾怎样分好类 江东划船社区做法值得效仿
2013年06月26日 08:36:19

 

  出租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划船社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垃圾分类推行时,他们最担心的是在一些外来的租房群体中推进有难度,这些租户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平时做事大手大脚的,什么东西都是随手一扔,再加上房子不是自己的,他们只是这个社区的一个“匆匆过客”,垃圾分类他们会接受么?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实践,发现他们不但适应了垃圾分类的程序,并且做得一点也不差。

  来自江西的小赵今年27岁,和女朋友及另一对情侣一起在划船社区拼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他对记者说,5月份垃圾分类刚开始时,社区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给他们宣传垃圾分类的精神和做法,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我们都是年轻人,在上大学时就看到国外一些城市垃圾分类做得很好,现在看到宁波推行这项工作,我们肯定是无条件配合的。”小赵说。

  因为是合租的,他们要共用一个厨房和客厅等。接下来,他和另一对合租的室友商量好,把垃圾桶分门别类放好,然后根椐不同的要求,把垃圾分类投放。刚开始,大家还闹出了笑话,例如搞不清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应不应该分开放,后来就找来资料慢慢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待这些问题解决后,他们还在客厅里放了两个垃圾桶,把自己在卧室时产生的垃圾再分类后统一放进去,然后再送到社区指定的地方。

  小赵的室友小汪说,垃圾分类是一件全社会都应该参与的事。很多人有一种误区,以为年轻人不乐意参与这项活动。其实错了,现在的年轻人更关心生活环境,并且也很乐意参与公益事业,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和机会,他们都会义不容辞参加的。

  经营户成了垃圾分类达人

  垃圾分类蔚然成风

  当记者见到周师傅的时候,他正在收集刚刚产生的垃圾。周师傅在划船社区开了一个小店,平时卖些日用百货什么的,夏天来了,他就加卖些冷饮棒冰和西瓜什么的,因为人实在,再加上店铺收拾得很干净,因此生意一直不错。

  周师傅说,虽然他是一个小生意人,但是每天在经营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可不少,特别是夏天来了,消费者喜欢把冷饮包装纸乱扔,他就特别在店里放了三个垃圾桶,提醒消费者把这些垃圾分类放进去,或者自己动手把垃圾分类放好。记者看到,周师傅的三个垃圾桶上分别写着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在厨余垃圾桶里放着西瓜皮等水果皮,在其他垃圾桶里放着棒冰纸等,而在可回收垃圾桶里,放着一些冷饮瓶、塑料瓶等。就在记者采访时,看到两个学生模样的人正在买棒冰,买完后,周师傅提醒说,请把棒冰包装纸放进旁边的垃圾桶里。“这个老板可热心了,有时候我们放错了,他自己捡出来给放好。所以,我们每次来买东西,都会自觉把垃圾分类放好。”另一名来买东西的小姐说。

  划船社区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在调查中发现,社区内的店铺每天也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他们就动员他们在经营中加入到垃圾分类中来。现在社区内大部分的商铺都主动在经营中进行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蔚然成风

  据了解,划船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渐渐地在居民们的心中形成了一种风气,并且还涌现出不少积极分子,他们有时间就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和邻里交流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社区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提升。

  居民王阿姨说,现在政府推行垃圾分类项目,这是一件大好事,每一个宁波人都有义务参与,让生活环境变得更美好。

  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市的居民生活垃圾按照蓝绿红黑四色垃圾桶进行分类,蓝色代表可回收垃圾,绿色代表厨余垃圾,红色代表有害垃圾,黑色代表其他垃圾。随着在划船社区试点的成功,今年7月,四色分类垃圾桶将取代现有的垃圾桶在海曙、江东、江北三个试点街道进行投放,以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前一页 [1] [2]
  
来源: 中国宁波网 作者: 编辑: 林文斌(实习)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幼儿园旁垃圾站四五天无人清理 小朋友捂着鼻子喊臭
  • 滚滚浓烟引来消防车 城管称城区不允许焚烧垃圾
  • 不吃油不耗电完全靠人力 垃圾车半小时内扫完整条街
  • 滨江西兴幼儿园与垃圾站一墙之隔 城管表态年底搬迁
  • 杭州下城区试行垃圾有奖回收 小积分大变革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