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老底子汉代的杭州人 夏日清凉就靠这口不起眼的陶井
2013年06月28日 04:42:07

   浙江在线06月28日讯 这两天在余杭博物馆,“考古余杭系列展——先秦时期”正在展出。划船的木浆、刨地的木锛(bēn)、行走时经过的木梯,都是去年6月至10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临平的禾丰遗址里发现的宝贝。

  但最惊喜的其实在库房里——一口刚刚修复完成的陶井——它是目前杭州发现年代最早的陶井,年代西汉,距今2000多年。

  一到夏天,老底子的杭州人,摇着蒲扇,围坐在天井里,小日子很是惬意。别以为这样的生活方式,是现代人的专利,这口西汉古井告诉你,古时的杭州人,就过起了品质生活。

  昨天在库房,记者见到这口“打着石膏”的井——与其说是井,不如说是六个像澡盆一样的圆盆,摆成一排。盆口挺大,要两个人才能围住。

  考古二室主任杨金东说,考古发现时,其实是完整的,井圈层层叠砌,但在整个提取时,因为陶制井圈无法承受泥土挤压而破裂了。

  “这也说明它是一口在浅层地下取水的井,所以不会一下子凿得比较深。”杨金东说,这是战国到汉代古井流行的样式,史前和商周的井是木头围砌的,汉代以后,就有了砖砌的、石头砌的,越来越先进。

  记者蹲下来,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每个“盆”边缘,戳了几个洞,少的2个,多的4个。

  “这说明,当时的打井技术已经很高级了。”杨金东解释说。这个洞,其实就是滤水孔,有利于压上来的水自然渗出。刚发现时孔外还有陶片覆盖,起到过滤的作用。

  他又给记者看了两块拼接在一起的木板,上面盖了一层“面膜”,处于保湿状态。“这是当时垫在井底下的,也说明古人很会享受。”杨金东说,有了这两块垫板,水就不会和着淤泥,这也是杭州先民发明出来的办法。

  其实,在上世纪80、90年代,考古人员在杭州城里的十四中附近,以及半山一带,都发现过这样的井,只是条件太差,无法保存下来。所以这是目前为止,杭州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口汉代陶井。

  “以前人们洗衣服、洗脸,主要还是用河水,或者雨水,饮用水是井水,这口井的发现,说明这里曾经有人生活过。”

  这个发现之所以令人欣喜,是因为它可能解开考古上的一个谜团。

  陶井所在的禾丰遗址,是商周到汉六朝时期一个聚落遗址。约一公里以外,就是良渚遗址群之一的茅山遗址。

  “4000多年以前,良渚人因洪水突然消失,究竟到哪儿去了大家一直在寻找答案,而这里,很可能就住着一部分迁徙的先民。”杨金东说。

  禾丰遗址开始于商周,到汉代是聚落较为兴盛的时期,从陶井里发现的一些动物骨骼来看,这个聚落一直存在到六朝时期。“这段时间正是杭州早期城市发展的历史记录空白。这口古井,可以为研究秦汉时期杭州早期城市发展提供线索。”副所长郎旭峰说。

  

【今日会生活】6月28日:嘉绍大桥通车在即 绍兴到上海车程缩短1.5小时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马黎 编辑: 吴晔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良渚遗址重点保护区内 不得进行工程建设
  • 杭州各个防空洞纳凉点7月1日起开门迎客了
  • 宁波保国寺发现一批古建筑构件 皆为晚唐至北宋时期
  • 老杭海路发现古海塘后 又一相关石碑亭被修复
  • 越地安吉出土保存完整的楚文化墓 文物28件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